公屋租置計劃「翻生」 擬揀選數屋邨先行
發佈時間:03:00 2025-09-13 HKT

行政長官李家超下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星島》專欄「大棋盤」早前率先報道,政府計劃提出重啟已暫停20年的「租者置其屋計劃」,以回應基層市民置業訴求。據悉,當局擬小規模重推租置計劃,將先行揀選數條公共屋邨、充分調查居民「上車」意願,才正式推行。有立法會議員期望單位售價介乎市價15至20%,即不貴過100萬元;若屬「公屋富戶」,折扣率應減少。
在首任特首董建華年代,房委會1998年初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公屋租戶可以購買其自住公屋單位,家庭入息和資產不設限,計劃首批包括馬鞍山恆安邨和香港仔華貴邨等6條邨。8年間,房委會共推出39個屋邨、約18萬個出租公屋單位供住戶認購,在2005/06年推出最後一期租置計劃後,房委會終止計劃。過往的租置計劃曾衍生混合業權、管理亂象等問題,但最新消息透露,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宣布重推租置計劃,預料會選定數條屋邨、諮詢居民意願後始推行。
黃碧如冀最低限度收回成本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昨向傳媒表示,政府如有意重推租置計劃是一件好事,讓一些公屋租戶在家庭環境改善後,可用一個能負擔的價錢,購買其公屋單位。她認為,可以選擇一些樓齡較低的屋邨試行,例如20至30年之間樓齡的,甚至樓齡更新的屋邨,因估計居於一些樓齡較大屋邨的較年長租戶,因經濟能力,或會影響他們購買現居的意欲。
對於租置計劃單位定價方面,黃認為最低限度要收回單位的建築成本,至於折扣率應為多少,暫難作評論,但預料較難劃一單位售價不超過100萬元。被問到會否擔心重推計劃令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延長,她稱,接下來的5至10年公屋單位的落成量不少,加上過渡房屋及簡約公屋配合,相信影響不大。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近年公屋輪候時間回落,相信是一個合適時機,考慮重推租置計劃,而出售單位亦有助減輕房委會的管理成本,強調不少公屋居民一直都希望買入自住單位。至於應如何定價,他指現階段政府未公布具體方案,暫不予評論。但他關注屋邨同時存在出租及已售單位造成的管理問題,舉例單位出現滲水問題,相關樓宇管理及維修問題應如何處理,認為當局需有完善的解決方案,例如探討將整個屋邨交由同一管理公司負責,並繼續推售回收單位。
招國偉關注屋邨管理問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支持重推租置計劃,他倡先以居民意願排序,而非看樓齡。他建議單位售價介乎市價15至20%,不超於100萬元;若是「公屋富戶」,折扣率應減少,單位售價應介乎市價30至35%。他亦關注小規模推行的模式,因屋邨部分已賣散了商場等公共設施。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認為如重推計劃,必須確保不會對公屋輪候時間有負面影響,亦要避免出現所謂「短炒」的不公平行為,同時需維持一個可持續社區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