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一帶一路 共創未來

更新時間:03:00 2025-09-1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12 HKT

  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圓滿落幕,今年論壇以「合作求變 共建未來」為題,吸引全球逾6000名政商領袖參與,簽署近50份合作備忘錄,創歷屆新高。
  一帶一路提出近12年,內容已從大型基礎建設擴展到光纖電纜、人工智慧、跨境電商,政策範疇無所不包。自2013年以來,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商品貿易額增長近80%,達2800億美元,反映市場潛力與香港的橋樑功能。論壇期間,特區政府與多國簽署9份合作備忘錄,涵蓋法律、金融、科技等領域。
  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拓展中東市場,特首李家超率團訪問卡塔爾及科威特,本人亦有隨行,考察過程中體驗到中東地區的蓬勃生機與無限機遇。中東近年在金融、基建、旅遊等領域發展迅速,與香港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廣泛的合作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金管局去年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共同出資設立一項目標規模達10億美元的新投資基金,重點支持與香港有關聯並計劃拓展沙特業務的企業。這一合作凸顯兩地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繫,更為企業提供了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平台。順應這股趨勢,今年論壇新增「中東及東盟市場」專場,正是一大亮點。商界應積極把握這股新興發展浪潮,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
  隨疫情後世界經濟衰退和中美關係惡化,美國轉向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則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共建新的貿易通道,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一帶一路」沿線貿易能够有效緩解中美貿易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負面衝擊,增強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國際影響力。
  「一帶一路」倡議踏入第二個十年,香港需進一步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強化與內地及國際的聯動。香港須加速開拓東盟、中東等多元市場,並推動產業高值化,結合「香港研發」加上「大灣區製造」模式,提升競爭力。政府需與金融機構協作,為中小企提供融資支援,助其轉型。特區政府應持續優化政策配套,通過外訪及本地活動促進民間交往。未來香港需鞏固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綠色金融、數字貿易樞紐的地位,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林健鋒
經民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