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手機陣迎末日運物局擬修例限放兩部
發佈時間:03:00 2025-08-31 HKT

的士車頭安放多部手機接生意屢見不鮮,惟「的士手機陣」即將迎來末日。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在網誌宣布,下月將向立法會提交多項附屬法例修訂,包括規定明年1月25日起,司機駕駛時駕駛座前將不可放置多於兩部流動電訊裝置;同時,規定所有新登記的學生服務車輛,即校巴等必須在乘客座位配備安全帶。有的士業界支持立法規管,惟認為司機正常需用3部電話,冀當局放寬;有校巴營辦商指,現時校巴大多已有安全帶,相信毋須再重新適應。
為促進駕駛安全,政府擬修例要求所有司機駕駛時,駕駛座前不可放置多於兩部流動電訊裝置,顯示屏對角長度不可超過18厘米、即大約7吋,設備亦不可影響或阻礙司機駕駛時的視線,料明年1月25日起實施。同日或以後新登記的公共及私家巴士的所有乘客座位、私家小巴和貨車的後排乘客座位,及特別用途車輛的司機和所有乘客座位,亦必須配備安全帶;同時乘客也必須佩戴。
校巴營辦商:準備就緒
陳美寶又指,針對乘坐校車的年幼學童,及業界營運環境變化等,政府下月會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修訂,規定所有新登記的學生服務車輛在明年1月25日起,亦必須在乘客座位配備安全帶。她指,今次立法是在平衡道路安全、業界營運需要,乃至科技發展等多方因素後提出相關修訂。
《星島》記者昨訪問多名前線司機,了解他們對擬議新例的看法。小巴司機劉先生指,新車多數早已配備安全帶、車內顯示系統等設備,新例在執行上應無太大困難,「提升整體安全水平也是好事」。前線的士司機馬先生認同,駕駛時應「專注為本」,避免操作過多電子設備而分心,「成日喺度篤來篤去,真係好危險」。他認為一部或最多兩部設備已足以應付日常運作,毋須過度依賴手機,「咁做不會影響生意,一次意外造成的損失才大,最緊要安全。」
跨境校巴營辦商蔡永發則謂,旗下校巴早在2012年起引入配備安全帶的車款,目前旗下9架校巴的乘客位均有安全帶,「即使再買新車,也只會買有安全帶的車款,故立法影響不大」。至於保母車姨姨是否要花更多工夫為小朋友綁安全帶?蔡指,公司一早已要求所有學童須扣安全帶,「小學生已識得自己扣上,保母姨姨只需巡查一下」。
3部手機用作導航、通訊及接單
新星的士同業聯會會長陳偉明認同,司機駕駛時若使用太多部手機容易分心,增加意外風險,「但司機正常都要用3部電話,分別作導航、通訊及接單;接單多者更要同時使用4、5部手機」。他期望政府可將「用機上限」放寬至3部,「目前平板電腦亦支援『一開三』,變相等同三部手機運作,或可緩司機之急;但法例也有規定顯示屏對角長度有7吋限制,要再研究此法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