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會獻策《施政》 倡賦權學校靈活理財

更新時間:03:00 2025-08-30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30 HKT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9月17日發表,香港中學校長會提出一系列關於教育政策的建議。面對政府在財赤下削減學校資助,中學校長會倡議政府賦權學校靈活理財,例如容許資助學校因應校情,申請凍結超過10%的教員編制,以申領更多現金津貼。政府大力推動數字教育及人工智能(AI)輔助教學,中學校長會亦促請當局力爭在2026年制訂和公布有關數字教育的政策、實施策略和資源安排。
  中學校長會公布,其執委會已於8月26日去信行政長官,就《施政報告》提出建議,並於昨日在網上撰文提出一系列關於教育政策的建議,主要聚焦「教育為本」及「規劃數字教育」兩大範疇。
  在「教育為本」方面,中學校長會指出,未來公營學校的財政壓力增加、學校生存風險上升,而教育局早前公布削減公營學校營辦津貼、取消部分學生資助、加大班級結構4變5先導計劃等措施,「不利師生互動、照顧學生差異和優化學習環境,令學界不解和憂慮。」
容按校情申請凍結教員編制
  中學校長會建議,在財赤削資時期,政府可進一步拆牆鬆綁,賦權學校靈活理財,例如容許資助學校因應校情,申請凍結超過10%的教員編制,以申領更多現金津貼;延長各有時限撥款的使用時限和擴大使用範圍,讓資源有效地用於學生學習;進一步租借校舍或設施予社區,鼓勵學校開源。政府亦宜加強規劃,平衡現時各區學校和學額供求;並可探討未來基礎教育的發展走向,着手研究修改相關條例的可能性和靈活性,推出吸納非本地中學生的政策。
  至於「規劃數字教育」方面,中學校長會促請加快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的工作步伐,力爭在明年制訂和公布數字教育的政策、實施策略、不同範疇的行動計劃和資源安排等,讓中小學能配合政策及培育人才。此外,政府可考慮提升該督導委員會的層次,並整合政府現有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的職能和資源,以提高效益。
  中學校長會亦建議善用「政、產、學、研、投」的協作基礎和本港聯通中外等優勢,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的發展,例如鼓勵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開發內聯外通及適用於本港學校的大語言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