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款學生皮鞋樣本近半含有害物質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5 HKT

暑假只剩最後兩周,不少家長忙於為子女添置新鞋準備開學。消費者委員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測試市面28款小學生鞋,結果發現近半樣本驗出不同的有害物質,包括致癌物質「六價鉻」、芳香胺、甲醛和具生殖毒性的塑化劑等;其中4款樣本的有害物質含量更超出歐盟上限,當中「Frog SHOES」品牌有一款樣本塑化劑含量超標近86倍,同品牌另一樣本亦檢出含超標的「六價鉻」。消委會指,若兒童腳部有傷口或濕疹,所構成的健康風險或更高,促請生產商改善學生鞋的設計及用料,加強保護兒童腳部,助學生健康成長。
消委會日前從不同零售點購入28款小學生鞋,當中男鞋和女鞋各佔一半,售價介乎198元至599元。測試分為化學安全及物理性能兩部分,其中化學安全測試包括檢測「六價鉻」、塑化劑、源自偶氮染料的芳香胺等含量;物理性能測試則包括耐屈折性能、鞋面與鞋底的黏合強度等項目。當中物理測試方面,有2款樣本在屈折3.5萬次或5萬次後有裂痕;亦有樣本出現鞋面與鞋底黏合強度不足、外底耐磨能力欠佳等問題。
六價鉻或致皮疹潰瘍皮膚炎
至於在化學安全測試中,消委會發現品牌「no.no HOUSE」旗下的BCN-9021型號,及「Frog SHOES」旗下的F4431BK型號的鞋子襯裡,分別檢出每公斤5毫克「六價鉻」,及每公斤4.5毫克「六價鉻」,均高於歐盟REACH條例所訂的每公斤3毫克上限。會方提醒,若穿着含「六價鉻」的皮革,可能會導致皮疹、潰瘍,也有機會致敏,引起接觸性皮膚炎。會方指,雖然一般兒童會先穿着襪子後再着鞋,但仍未能完全排除接觸到鞋內「六價鉻」的風險,促家長若發現子女的腳部持續出現皮疹或皮膚炎,應停止穿着懷疑有問題的鞋履,並盡快求醫。
另外動物實驗顯示,塑化劑對性功能、生育能力及發育均會產生有害影響,同時具干擾內分泌的特性,可影響人體賀爾蒙水平。今次測試中,便發現有4款樣本檢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或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當中「Frog SHOES」F1631BK型號內底的DEHP檢出量達8.69%,遠超歐盟上限近86倍;「Kinghealth」LCK-9183樣本的鞋墊及內底,亦分別檢出0.37%及0.01%的DBP,其中鞋墊的檢出量亦超出歐盟上限約2.7倍;另外2款樣本「XINGYUAN」8701及「JOLLY CAPTAIN」BTSB03都有部件檢出DEHP,但沒有高於歐盟REACH條例所訂的限量。消委會指,家長應教導子女穿脫鞋子後清洗雙手,避免因接觸口部或食物,而間接攝入塑化劑。
Frog SHOES:涉事商品已下架
「Frog SHOES」代理商表示,在上月中已將涉事兩款鞋全線下架,與生產商追查原因後,發現「F1631BK」型號有小量商品,因原材料不足,改用現成材料製作而導致是次檢測結果。代理商亦向消委會提交報告,稱生產商將製作中的鞋送檢結果正常。
「Kinghealth」及「no.no HOUSE」的代理商指,非常重視測試結果,將會作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