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院呼吸機未正常運作男病人心臟驟停

更新時間:03:00 2025-08-1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4 HKT

  公院再爆「呼吸機待機」事故。據悉屯門醫院有護士在為深切治療部病人更換呼吸機喉管期間,將機器設定在「待機」狀況,令病人一度缺氧約四分鐘,更曾心臟驟停。院方昨證實,醫護人員在本周二為一名48歲男病人急救時,發現其呼吸機未處於「正常運行模式」,但病人搶救後清醒。有深切治療科醫生指,呼吸機在「待機」時不會響警號,須靠醫護人員把關。有議員關注月內已出現2宗同類事故,促當局須正視人手問題。

屯院昨公布,涉事48歲男病人上周四因急性胰臟炎併發急性腎損傷,及呼吸衰竭入院,獲安排入住深切治療部,亦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因他情況持續危殆,入院3日後便須插喉並接駁呼吸機。至前日早上7時許,醫護人員為他調校呼吸機以更換喉管,但4分鐘後,其血含氧量下降,並觸發監測系統警報,更出現心臟驟停;幸急救2分鐘後,病人心跳恢復。院方強調,男病人事後清醒,能正確回應醫護人員指示,維生指數維持穩定,並已作電腦掃描檢查,初步認為事件對他無明顯影響;但他因自身疾病情況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院方透露,在急救期間發現病人的呼吸機未處於「正常運行模式」,修正後呼吸機已回復正常運作。據了解,涉事護士有7年資歷,曾一度離開公院系統,至今年才重返。據悉事發時,深切治療部有十多名病人,涉事護士在換喉後忘記重新開機,便去處理派藥工作,令儀器一直處於待機狀況,至血氧警報響起後始知出事。院方又謂,十分關注事件,已聯絡病人家屬解釋,並已向醫管局總辦事處呈報事件,亦會深入調查呼吸機未正常運行原因。
議員籲關注人手不足機械老舊問題
  翻查資料,瑪麗醫院在7月21日亦爆出「待機後無開呼吸機」事故,病人因呼吸機待機而缺氧長達數分鐘,亦曾心跳暫停。對儀器設計是否有缺失,養和醫院深切治療科主任李衛全向《星島》分析,呼吸機換喉多因喉管有損壞、阻塞等問題,因更換過程中儀器仍不斷噴氣,故為操作方便會轉作待機,「原則上是暫停運作,故系統不會有警號提示要再着機。」他指,因測試病人能否自主呼吸時,也會待機觀察,過程可長達1、2小時,故儀器不會設計成「一待機即響」。他坦言,換喉也是預定程序,醫護理應在待機後重啟,「指引不是用來處理這些問題,而是在工作中有無用心、用腦思考。」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目前公院仍有數千名護士短缺,擔心同類事件一再出現,是人手不足導致;且應做好內部宣講工作,以便各個聯網提高警覺。她續指,當局亦需檢視醫療儀器是否出現老化現象,「可能是機械老舊,要大力撳才會重啟,現階段不宜完全歸咎於人為錯誤,仍要仔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