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吸水」黑雨建功渠務署再添3部

更新時間:03:00 2025-08-1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3 HKT

  本港近月經歷連場黑雨,多區出現水浸,渠務署出動排水機械人處理多個嚴重水浸地區。署方昨日透露,除現有3部排水機械人「龍吸水」,本月再從內地引入多3部,預計本周抵港,每部價格約100萬元,屆時本港將會有6部「龍吸水」;署方又稱,最近兩次黑雨期間,「龍吸水」共出動10次,估計整個雨季出動約500小時,會繼續視乎實際情况,考慮會否添置更多排水機械人。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北區陳卓宗表示,新添置的「龍吸水」與現有型號的配置及排水能力差不多,但由於降雨存在隨機性,難以準確預測水浸地點,署方將因應情況,將「龍吸水」機械人放置在全港不同的渠務署行動基地,務求在收到水浸報告時,在短時間內出動,「下雨始終有比較大的隨機性,基本上不能預測哪裏有水浸事故發生,所以通常在暴雨期間,會於本港不同地方設置行動基地,把『龍吸水』排水機械人放置在不同地方,收到求助時,盡快到現場處理。」
30分鐘完成瑪麗醫院排水
  陳又指,早前「龍吸水」在暴雨期間處理多區水浸求助,包括位於將軍澳敬賢里停車場、大埔南運道、瑪麗醫院等個案,通常都能夠在1至2小時內出動,「例如在瑪麗醫院,『龍吸水』僅用30分鐘便完成排水作業」。現時共有逾30名人員受訓操作機械人,署方未來將會投入更多人手進行相關訓練。
  「龍吸水」由內地福建省製造,每小時排水量最高可達800立方米,相等於三分一個標準游泳池。陳卓宗提到,「龍吸水」機動性強,可應付樓梯、斜坡等複雜地形;其最高涉水深度為0.6米,一旦水過深,可以隨時移動至較淺水位置排水,或出動水陸兩用的「小禹一號」排水機械人。
  渠務署總工程師/新界北盧秋玲稱,本月4日至5日的暴雨期間,署方共確認30宗水浸個案,「龍吸水」共出動10次,支援多個受影響地方,見到其處理嚴重水浸的成效顯著,因此署方決定添置「龍吸水」,以應付未來極端天氣的挑戰,並會視乎實際情況,考慮未來會否添置更多排水機械人。另外,極端天氣愈發頻密,當局除出動機械人之外,未來會更積極觀察河道狀況,並及時清理淤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