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升溫單日新增3宗輸入

更新時間:03:00 2025-08-0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07 HKT

  本港單日內新增3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今年累計患者數量增至4人。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3名新增患者為一女兩男,包括一對父子,均有外遊史,包括分別曾到廣東省佛山市、孟加拉國等地,旅行歷時介乎22日至1個月;全部人現時情況穩定,均已入院並在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食環署指,正進行病媒調查及針對性滅蚊工作,包括在個案病人的住所,及病發後曾到訪的地點清理積水及滅蚊。  
繼上周六出現首宗輸入個案後,事隔3日再有新個案出現。衞生防護中心指,截至昨午5時錄得3宗新個案,全數有外遊史。初步調查顯示,當中一對居於青衣曉峰園的父子曾在上月12日赴孟加拉國旅遊,並在本周日返抵香港。根據病人報稱,現年10歲的兒子過往健康良好,在旅遊期間亦曾遭蚊叮,在上周五已出現病徵,故返港後同日已到香港港安醫院(荃灣)求診,並入院治療,昨日被轉送至瑪嘉烈醫院。
出現有發燒和關節痛症狀
  至於其55歲、有長期病患的父親,雖然不記得曾被蚊叮,但他早於上月27日、即在孟加拉國逗留第15日時,已出現發燒和關節痛;但他在返港後未有立即求醫,而是在翌日才到青衣長康普通科門診診所求診,同樣獲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在同日入院。
  中心指,父子倆目前情況穩定,已在醫院的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他們的血液樣本經檢驗後,亦證實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反應。至於其餘同行的2名家人,即其妻子及另一名兒子目前未有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至於剩下一宗個案,則涉及1名居於南區鴨脷洲利東邨、過往健康良好的79歲老婦。初步調查顯示,她曾在上月1日至31日,獨自前往廣東省佛山市探親,雖然未曾記起曾否被蚊叮,但在本周一起開始有發燒和關節痛,昨日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後,被安排入院,並在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她目前情況穩定,血液樣本同樣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反應。
食環署:患者住所附近加強滅蚊
  中心指,由於染疫父子整個潛伏期均在孟加拉國逗留,而受感染的老婦在潛伏期亦大部分時間在佛山市,故相信他們是在外遊期間受感染,屬於輸入個案。中心指,目前仍在繼續流行病學調查,並已將個案通報孟加拉國及廣東省衞生當局。中心提醒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應時刻注意環境衞生,並採取防蚊措施,以避免感染。
  食環署指,會在上述個案病人的住所及於病發後曾到訪的地點,加強防蚊滅蚊工作,包括在附近250米範圍內、樹木茂密的地點進行密集式霧化處理殺滅成蚊;並會每周巡查上述地點清理積水,施放殺蟲劑等。
  翻查資料,今年本港累計已錄得4宗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而對上一次錄得較多個案為2019年,當時全年有11宗病例,均為輸入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