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批評體檢太寬鬆 未覆蓋柏金遜等疾病
發佈時間:03:00 2025-08-07 HKT

現時年過70歲的駕駛者在申請或續領駕駛執照時,必須遞交醫生簽發的體檢證明書。惟多名專科醫生均向《星島》反映,相關體檢內容較為寬鬆,「不排除單靠醫生與申請人口頭對答填寫」,未必能夠如實反映申請人的健康狀況。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指,政府現正敲定有關駕駛執照申請人及持有人的體格證明具體建議,早前已諮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和運輸業界,結果整體正面;但亦有業界代表稱推行時須考慮人手短缺、體檢頻率等因素。
目前年滿70或以上的駕駛者,在申領或續領駕駛執照時,須提交一份由註冊醫生簽發的體格證明,以證自己適合駕駛申請類別車輛。但運輸署《體格檢驗證明書》目前規定,卻未有列出具體的健康指標,如在視力一項,僅要求申請人須在「白天充足光線下讀出與他相距23米的登記號碼」;另「未受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亦不得駕駛,但當中未列明相關糖尿指數或「未受控制」定義。且註冊醫生可依據其專業判斷,為申請人作出其他合適的檢查,藉以取得足夠參考資料,填寫報告總結。
檢測視力和聽力沒量化標準
對此,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表示,長者難免有視力、聽力等身體機能退化,「雖然現時政府有要求七旬或以上駕駛者作體檢,但實際上對視力和聽力均未提供一個量化標準。」他續指,不少長者退化亦受忽視,如手指肌肉及神經線退化,乃至柏金遜症,均有機會使長者開車時反應變慢,「但現時未有列入禁止駕駛病症中」。另長者頸部、手部關節發炎也很常見,同樣影響駕駛的反應和靈敏度,且現時亦難判斷哪些病情會引發「暈一暈」情況,「不少年長司機感身體好才出來搵食,很多時候不知道自身有隱患。」佘亦提及,暴雨下開車本身亦危險,路面滑且突發狀況多,「高齡司機反應亦可能未如年輕人敏銳」。
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認同,一般長者不易發現自身視力出現問題,「當視力變差,不但有機會反應變慢,更連轉線都可能有風險。」他續指,青光眼也會令長者視野縮窄,有機會看不清四周,「有人出來都看不到,徒增駕駛風險。」
運物局強調,一直與醫學界的顧問及專家檢視法例內列明的疾病或身體傷殘的體格檢驗證明書的要求,並制定相關醫療指引以供醫生作評估及跟進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