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攻入深圳「蚊疫」殺埋身

更新時間:03:03 2025-07-29 HKT
發佈時間:03:03 2025-07-29 HKT

  「基孔肯雅熱」持續在廣東省爆發,且有逐步南下之勢。目前廣東省內12個城市在今年已錄得4824宗病例,與本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亦已出現首宗病例。有本地傳染病專家指,香港與大灣區城市往來密切,預計本港將出現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並在社區小規模傳播。有本港旅行社則指,為應對蚊患,已向赴佛山的團友派發蚊怕水。

廣東省疾管局公布由本月20日至26日,全省新增2940宗基孔肯雅熱個案,均為輕症。絕大部分病例出現在佛山,達2882宗;廣州有22宗,中山有18宗;東莞、珠海、河源各有3宗;江門、陽江、肇慶各2宗;清遠、深圳、湛江各1宗。截至上周六,省內今年累計報告4824宗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當中無重症或死亡個案;3224宗已出院及解除醫學觀察。
廣東12城近5000病例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香港在地理上靠近內地,且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亦屬常見的蚊品種。但因香港的蚊患監測系統完善、衞生設施成熟,預計只會出現小規模傳播,「至於大規模社區爆發,我覺得機會不大,是中度風險」。他補充,清晨及黃昏是白紋伊蚊最活躍時段,建議住在郊區的市民要關好窗戶,並清理積水,以防蚊蟲滋生。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指,基孔肯雅熱病徵輕微,不會一刀切建議市民不要前往佛山等地,「但若年紀很大,患多種基礎病,就先不要去」。他相信,本港也將有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強調快速診斷及隔離,是預防爆發的關鍵,「若有發燒求診病人,同時出現紅疹或關節疼痛,且有前往爆發地區的旅遊史,醫生便要注意第一時間上報及檢測;確診者亦要採取防蚊隔離措施,最低限度須隔離一周」。
  因應「蚊疫」逼近,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林偉文透露,上周受衞生署委託向會員作出調查,以了解本港是否儲備足夠的驅蚊用品,所有會員均指存貨充足,「賣幾個月都沒有問題。供應商有貨,零售店也有貨」。他指,因香港高度城市化,蚊患風險較內地鄉村低,暫未見港人對驅蚊用品需求上升,藥房也不會預先大量採購,「驅蚊用品平日銷路不高。若住在高層單位的港人,從來都無蚊飛入,買蚊怕水回家噴都沒有用」。
籲多種基礎病患者避免北上
  食玩假期董事長陳志華表示,今年暑假佛山團數目與往年相若,約有30團已成團,暫無顧客因擔心疫情退團,「未見有團友提出太憂慮,當然大家都有防範意識」。他指,已將大部分行程安排在度假酒店、茶樓、商場等室內地方進行,亦已向團友派發蚊怕水,「小小成本,都不算貴,務求令行程窩心,團友的健康才是最重要」。
  衞生防護中心指,因近期全球多個地區錄得個案急升,如澳門已有4宗輸入個案,當中3人曾赴佛山,加上市民暑假外遊較頻密,香港出現輸入個案風險屬相當高;又提醒若患者在傳染期被蚊咬,有機會透過蚊子在本地進一步傳播,若蚊患嚴重或致大規模爆發,故港口衞生科昨與深圳海關已舉行前線工作會議,加強了解彼此的口岸防疫工作;若未來有確診個案,也會安排病人在醫院的「無蚊環境」下治療。中心強調,政府正監察含退熱成分的藥物,如撲熱息痛在港供應情況,目前整體供應穩定,市民毋須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