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規管有方案 司機無限額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6 HKT

網約車規管方案正式出爐。運物局擬不限網約車司機數量,通過考試便可取得5年許可證;而網約車車齡不得超過7年、需購買商用車的第三者責任保險,且計劃作「數量控制」,惟現未有定案。另網約車平台設入場門檻,營運商必須在港註冊,且有營運經驗、資本投入及財力證明。另當局考慮就每個「網約車程」繳費並撥歸支援的士業之用,並按照平台旗下車輛數目徵收牌照費。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提及,自從11年前首個網約車平台進入本港市場後,一直未有監管方案,雖然問題複雜,但亦「不應該再拖」。
運輸及物流局昨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提出規管網約車服務立法建議;本周五將在會上討論。局方爭取在今個立法年度完成立法,預計於明年上半年敲定更多細節安排,並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的附屬法例。根據文件,當局建議網約車司機須符合指定要求,包括必須年滿21歲、持有駕駛執照最少1年,申請牌照前5年內無嚴重交通定罪紀錄等,亦要通過指定考核。同時,網約車輛必須以個人名義登記,且要每年驗車;相關車輛許可證有效期為1年,期間不可轉讓,但可續期最多5年。政府亦允許網約車在多於一個平台註冊,並接受不同平台安排的行程;平台亦不得限制旗下車輛及司機在其他平台註冊。
經考核取許可證 車齡不超過7年
在平台規管上,建議營運商必須在港有常設行政人員和辦事處,每間公司只可持有一個牌照,牌照有效期為5年,同樣不得轉讓;運輸署會就平台服務作中期評核,以決定是否延長有效期。政府亦要求持牌網約車平台,須就旗下車輛及司機作盡職審查,並監察服務質素、設立處理投訴機制、司機服務評分系統等。平台持牌人亦須保證旗下車輛及司機持有效牌證,若安排無牌車輛或司機接客,不但可被判處監禁及罰款,視乎個案嚴重程度,亦可能被暫停或取消平台牌照。
至於叫車費用,平台可因應市場情況自訂收費;當局亦考慮每個網約車程向平台徵費,以用於支援的士行業提升服務質素,促進行業持續發展,從而惠及市民。政府亦建議平台須確保收集營運資料、傳輸及儲存的方式符合所有本地法例;資料亦要儲存在香港。
平台可因應市場情況自訂收費
運物局強調,立法框架設計出於四方面考慮,以乘客為首,必須做到以民為本、安全出行;亦讓司機有更多元的選擇及多一些生意,讓市民坐車時感到安心;並為的士及網約車平台提供良性競爭;最後是確保道路管理有序,故網約車量必須有「總量控制」。局方亦引述交諮會及運輸署委託顧問研究數據,稱現時每日使用「個人化點對點服務」人次達88萬,當中的士佔69萬人次,網約車佔19萬人次,即每五程車便有一程涉網約服務,反映社會對網約車有一定需求,但是以「的士為主,網約車為輔」;的士主流客源仍是街上截車的乘客。
李家超:讓網約車可與的士共存
李家超昨晨出席行政會議前提及,網約車產生了各種問題,包括車輛合法性、安全、保險等,故已要求運物局按7大原則制定立法方案。他指,立法框架須讓網約車可與的士共存,亦應該營造有利的士營業的新空間。他又謂,「(網約車作為)一個11年來都未有解決問題涉及的元素,一定是複雜的」,但社會已有清晰的共識,即須以立法方式規管網約車服務,運物局可先處理較有共識問題,之後再聚焦處理其他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