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斥美徵港口費損人害己 港府譴責霸凌行為

更新時間:03:00 2025-04-19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19 HKT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周四發布計劃,將對中國擁有與營運的船舶課徵高額港口費,對中國承造但非中國營運商的船則課較低費用。有關費用將在180天後開始徵收,並將在未來幾年逐步增加。該費用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而不是按每次停靠美國港口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5次。特朗普政府據稱想藉此打擊中方在海運的主導地位,振興美國國內造船。中國外交部昨日斥責美方此舉損人害己,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捍衛權益。香港特區政府強烈反對及不滿美國當局向由中國公司擁有、營運及製造的船舶徵收港口費等措施。
180天後開始徵收
  美國在拜登政府時期開始調查中國主導造船業。目前全球多達75%至80%的商船皆由中國建造。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港口費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5次。周四公布的內容已較2月時的方案放寬,當時計劃是按每次停靠美國港口徵收,但遭美國眾多行業群起反彈,稱如此將造成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暴增。
  周四公布的計劃是6個月後,開始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的中國製造船舶,每趟美國航程徵收每淨噸50美元(388港元)費用,接下來3年裏的費用是每淨噸年增30美元。
  至於中國建造但非中國運營商的船,則按淨噸位或是貨櫃數量收費。6個月後的收費方式為每淨噸18美元(140港元)或每個貨櫃120美元,接下來3年裏每淨噸年增5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一艘載有1.5萬個貨櫃的船舶可能需要支付高達180萬美元(約1400萬港元)的費用。目前從中國駛往美國的貨輪一般平均運載約1.2萬個40英尺貨櫃。通常從亞洲出發的航程平均停靠美國4個港口。
  按運載能力計算,中國造船廠佔已下水航行貨櫃輪數量約29%,在建定單中更有高達70%的船為中國承造。港口費原本也擬適用目前還在定單上的中國船舶,但在業界強烈反對下暫緩。USTR稱,營運商只要能提出訂購美製船舶的證明,則現有或未來將有的中國船舶可獲最長3年免徵港口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重申徵收港口費,對貨物的裝卸設備加徵關稅措施損人害己,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的做法,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作為享譽全球的國際航運中心,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長期以來為世界各地航運企業提供自由開放、公平高效、制度完善的營商環境。美國當局的措施帶有明顯歧視性,肆意分化國際航運社區,破壞國際航運界多年建立的團結合作氣氛,有失國際交往的基本風範。」特區政府譴責霸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