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解說:四周藥量屬收費單位 仍可派16周藥

更新時間:03:00 2025-03-2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3-27 HKT

  公院在明年1月1日起多項服務加價,醫衞局及醫管局高層昨日接力為政策進行解說。醫衞局局長盧寵茂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重申,醫療改革環環緊扣,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是「必不可少」,期望急症室加價後可分流更多非急症病人,又謂因嶄新的藥械及治療技術十分昂貴,難以劃一為所有治療項目收費「封頂」。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澄清,「4周藥量」是計算收費的單位,派藥依然可派16周、18周藥量。另在今年底HA Go將支援查閱「醫療費用減免」的申請進度,明年第2至3季可直接在「醫療費用援助一站通上」申請減免。
HA Go將可查費用減免申請進度
  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昨提出口頭質詢,關注價格昂貴且屬自費的慢性病藥物,未來會否納入資助範圍。盧寵茂指,考慮將藥物納入資助範疇時,需要平衡成本、市民負擔能力及新藥成本效益等因素,在目前公營醫療資源緊絀情況下,所有項目一刀切「封頂」未必可行。但政府會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及推出「1萬元收費上限」。
  盧又相信,急症室加價後,分流的非急症病人對私營市場來說仍是小數目,不足以推高其收費,形容「矮仔好難將高佬推到更加高」。
  醫管局昨亦重申,優化後的「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申請人入息和資產限制改至與公屋相若,「家庭」定義也會修訂,如成年的未婚子女非「受供養人」,即使與父母同住,可視作「一人家庭」處理。另最長減免有效期,將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至於「1萬元收費上限」則可讓重病或需長期治療病人受惠,如病人獲批「部分減免」後仍要支付一定金額,當醫療費用累積至1萬元,便可「封頂」。
  對現有800名醫務社工,能否及時處理「醫療費用減免」及「撒瑪利亞基金」申請,醫管局指未必所有合資格人士均需要公院服務,亦承諾會視乎申請情況作人手配對。
  另病人只要交齊文件,醫務社工可即時發出醫療費用豁免書;「撒瑪利亞基金」申請也可在10天內完成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