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5分鐘辨析 應否通波仔
更新時間:02:24 2023-09-25 HKT
發佈時間:02:24 2023-09-25 HKT
發佈時間:02:24 2023-09-25 HKT

根據統計,2020年全球約有2.4億名冠心病患者。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一項研究證實,名為冠狀動脈造影血流儲備分數系統(coronary angiography-FFR,caFFR)的新檢測技術,可有效為冠心病患者辨析應否「通波仔」,檢測費減半至約5000元,且5分鐘內便可得到結果,有關血管計算指標已在內地、日本及歐洲多國推行。
帶領這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教授姚啟恒表示,雖然國際指引建議使用「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協助醫生決定是否需要為病人「通波仔」,惟實際臨床上的使用率並不高,稱FFR技術由醫生作主導,一般需診斷病人有需要才會使用,他指出caFFR技術不需使用額外導絲和注射藥物,相對FFR而言較安全和方便,相信容易在香港普及。
檢測費減半至約5000元
香港每年約進行350至500項「通波仔」手術。姚指出,醫院如需購買相關儀器,價錢或需50萬港元內。他引用國外的數字,指caFFR每次的檢測費用約5000港元,強調5分鐘內便可得到結果,相比傳統FFR每次費用約需1萬港元,至少15分鐘才可得知結果,指量度FFR需要額外置入導絲及注射藥物,患者會感到不適,同時涉及額外開支及手術風險,臨床上使用率偏低,認為caFFR可減省手術費用和避免風險,減少術後藥物處方和覆診,有助減低公共醫療開支。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醫生梁嘉霖指,心血管檢查皆需使用顯影劑,或有極少可能性對病人產生負面影響,而caFFR不需用額外的導絲及顯影劑。
團隊早前為公立醫院1308名患者進行評估,發現caFFR成功為冠心病患者辨析出心臟缺血情況,病人進行「通波仔」後,3年內的死亡及心肌梗塞風險亦得以減低。
最Hit
落選港姐女兒讀「幼稚園界哈佛」6歲會展搞畢業禮夠霸氣 年學費至少五位數封名人二代學府
2025-07-07 15:00 HKT
31歲轉行賣雞前TVB女星疑發生嚴重意外 淚崩漏夜內地返港緊急就醫:人生很無常
2025-07-07 14: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