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冀盡快推高中中史必修課程

更新時間:03:00 2025-10-0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2 HKT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國安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去年《施政報告》的多項相關項目指標,大部分均已完成;而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新的指定項目指標,不少屬過往相關項目的延續,以期深化學生的家國情懷。有教育界人士認為,現時國民教育在學界已屬常規化,期望政府在推動現有的項目指標之餘,能持續為教師進行培訓,又希望當局盡快推出必修的高中中國歷史與文化科課程。

今年《施政報告》的附錄刊載了2024年和2023年《施政報告》指定項目指標的進度,與國安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相關、由教育局負責的指標當中,除了「3年內為約1000位非主修歷史的初中中國歷史科教師提供培訓名額」一項,標記為「符合進度」,其他指標均已標示為「完成執行」,包括在今年內完成《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和相關科目的課程框架、於2024/25學年在不少於50間學校進行國民教育重點視學等。
強調項目指標重量也重質
  在今年《施政報告》刊載的相關指定項目指標當中,部分屬於新增指標,例如在2026/27學年,就高中中國歷史科和歷史課程,提供1500個教師培訓名額和持續提供學與教資源;在2025/26學年舉辦各項與國民教育相關的學生活動,預計不少於20萬學生人次參加等。而在2023/24學年起,每年於最少50間學校進行的國民教育重點視學方面,新一份《施政報告》則維持該水平不變。
  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本港於過去數年已有不少國安教育項目常規化,「在中小學甚至幼稚園都已經內化了」,他亦引述有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反映,相關科目的收生情況比以往改善,認為是相關教育的成果。他期望當局在推動現有的項目指標之餘,能盡快推出必修的高中中國歷史與文化科課程。他亦建議當局定期為教師進行持續培訓,協助教師在教學上更配合時事。
  對於制訂及執行相關的項目指標方面,蔡世鴻認為,除了數量以外,質素也甚為重要,尤其是活動內容如何與課程配合,「主要看怎樣優化、提升創意,以及能否配合主題、特別是內地發展」,他舉例,「心繫家國」活動的主題可以有更多變化。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則指,今年《施政報告》深化了國安教育,並通過舉辦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國家的歷史和文化。
倡鼓勵跨科協作提升成效
  他續稱,政府亦有持續為老師提供有關國安教育的專業發展和活動,提升他們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期望當局日後多鼓勵跨學科協作,將國家地理和中華文化的元素有機融入相關學科,提升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