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基誕15名IB狀元11人擬讀醫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8 HKT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前日放榜,據本報統計,截至昨 日,今年至少誕生39名「狀元」,其中15人來自英基學校協會屬校, 有11名英基狀元皆表示有意攻讀醫科。另外,對於IB考試評分於疫情 期間被指較以往寬鬆,英基策略及傳訊總監Rob Shorthouse強調,疫 情期間成績上升屬特殊情況,評分準則現已回歸疫情前水平,又預料未 來數周學校覆核成績後,英基將再添「狀元」。
今年英基共有936名學生應考IB考試,其中15人考獲滿分45分,分別來自英基智新書院、英基港島中學、英基英皇佐治五世學校、英基啓新書院、英基沙田學院,以及英基西島中學。英基昨日舉行記者會,共有12名狀元亮相。
一人擬赴美讀計算機科學
其中一名英基狀元黃心妍表示,父母皆從事醫療行業,父親為醫生。她因為喜歡小動物,原計劃修讀香港城市大學獸醫課程,但因未獲錄取而考慮攻讀香港中文大學或香港大學的醫學士課程。她坦言,對考獲滿分成績感到驚喜,指自己過往成績平平,至準備IB考試才開始努力,因受朋友啟發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於是成績突飛猛進。
同樣計劃讀醫科的狀元賴雪嵐表示,疫情期間,看到前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匯報疫情狀況,「覺得她好偉大」,加上疫情時曾在港大傳染病科進行為期3周的實習,故希望在前線幫助香港市民。被問到減壓方法,她笑言「每日放學都要瞓兩個鐘晏覺先溫到書」。
另一狀元洪文熙則計劃赴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修讀計算機科學,問及近期美國政府打擊哈佛大學,會否擔心影響到美國升學,他坦言「都有少少擔心」,但仍認為美國在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和資源較香港優勝,因此堅持赴美升學。同時,他亦將香港科技大學的理學士(量化金融學)視為後備方案,又指看好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以及本港對初創企業的資助多,計劃於美國學成後回港發展。
料覆核成績後再添狀元
英基策略及傳訊總監Rob Shorthouse形容今年學生的成績「表現非凡(generally incredible)」,他們不僅學業優秀,更積極參與體育、音樂、領導才能及實習等活動。他又預料,未來數周覆核成績後,英基將再添「狀元」。
對於疫情期間,IB考試評分被指較以往寬鬆,而近年有「壓分」的情況,Rob Shorthous認為,疫情期間學生面對無法面授課堂等壓力,成績上升屬特殊情況,強調當時是對特殊時期學習困境的合理考量,而評分標準現已回歸疫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