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失意兩學子循副學位圓大學夢

更新時間:03:00 2025-07-0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2 HKT

  中學文憑試放榜在即,考生或會擔心自己的升學出路,遇上考試失手可能不知所措。兩名兩年前文憑試失利的考生李振洋及徐嘉盈,當時選擇轉戰由自資院校開辦的副學位課程,經過兩年學習,今年分別獲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以及兩間大學的社工系有條件取錄,即將入讀心儀的學系。他們均寄語應屆考生,不要因為公開試成績不如預期而放棄自己,應趁機探索更多可能性。
  當年文憑試6科只考獲15分的李振洋,有感自己在中學生活一直對未來感迷惘,加上有家人任職工程行業,毅然報讀港大附屬學院的土力工程高級文憑,「想尋找新的想法」。他表示,課程除了課堂知識,亦有不少實地考察機會,曾踏足蒲台島、東平洲和鯉魚門石礦場等地,「過程中學習畫圖和寫筆記,也會藉工具查探『新鮮』石頭、使用地質羅盤查資料等。」
迷惘下尋找新的想法
  雖然同系同學人數不多且是「全男班」,但他坦言,這反而令他們相處更「百無禁忌」,有如一同「打怪獸」,與導師們的關係也很友好,會一同外出做運動或用膳,甚至需要諮詢時可直接致電。他在導師及學校引薦下曾到大型建造工程承辦商及土力工程處實習,並參與地下鑽探、斜坡設計等工作。兩年間,他堅定自己成為土力工程師的志向,最近更獲科大土木工程系有條件取錄,他對此感到興奮。
  徐嘉盈於同年文憑試中,中文科成績欠佳,導致未能入讀心儀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雖然她獲一間自資大學和台灣的大學取錄,惟均非自己有興趣的社會科學科,遂決定入讀港大附屬學院的社會科學副學士。「當時家人們都想我入讀大學(學位課程),不理解我的選擇」,但她知道自己能成功銜接大學的機會高,更為說服家人而費了一番唇舌。
  在校內她修讀了不少輔導相關科目,除學術理論外,亦有很多模擬情境、互動和示範,以了解輔導過程及如何減輕輔導對象的壓力;當中她最感興趣的是老人學,因有感香港社會步入老齡化,這方面的議題值得關注。
籲可多加探索前路
  她形容學校環境和生活與自己想像的不一樣,「原本以為會讀得很辛苦、同學之間競爭激烈,但實際上大家都是在一同努力」,她有感學校生活相當充實,同學更會為去年重考文憑試中文科的她搜羅模擬考卷。經歷不同學校外展活動和機構實習後,她決心成為一名社工,目前已獲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的社工學有條件取錄,形容是戰勝了家人們曾經的質疑,即將步入大學門檻。
  對於即將放榜的文憑試考生,兩人均希望考生不要害怕失敗,或被他人定義自己,李振洋認為重點是不應隨便放棄,「你這時放棄了,將來面對困難時仍只會選擇放棄」;徐嘉盈相信現今的青少年充滿可能性,「不是只會讀書的才是人生贏家,人的經歷和性格應比學歷重要」,有機會可多加探索前路和自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