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把握APEC機遇 擴大東盟中東朋友圈

更新時間:03:00 2025-11-0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01 HKT

  一年一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昨日在南韓慶州召開。今屆會議的焦點、亮點甚多,包括名義上不屬於APEC一部分的「習特會」、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習主席與新任日本首相、持極右立場的高市早苗首次會面、以及緊接APEC之後進行的中國對南韓國事訪問等等。簡而言之,在我國國力增強,中美關係反覆之下,習主席在APEC會前、會上和會後的一舉一動,均備受國際社會關注,成為本地新聞的頭條。
主動出擊爭取多邊合作機遇
  但其實除了國家的領導人,我們香港特區的政府首長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一國兩制」下亦以獨立的APEC成員身份出席會議,並充分利用了會議前後的每一個短暫間隙,與多個出席會議的重要經濟體領袖進行交流和雙邊會面。
  李家超的APEC會面名單,包括與香港「亦敵亦友」的新加坡總理黃循財、中東的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哈立德,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李家超還把握機會,在緊湊的會議準備時間中,爭取與多位東盟成員國領袖交流,包括作為東道主的南韓總統李在明、身兼東盟輪任主席的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全球伊斯蘭人口最多的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與中國關係密切的越南國家主席梁強等等;還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秘魯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代表。
  特首這一系列極其密集和高效的交流會面,體現了特區政府不遺餘力,主動出擊,為香港鞏固和擴大朋友圈,爭取更多雙邊及多邊合作機遇,並與習近平主席於APEC會上提出的「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與「共同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有效對接。
  這對於現時單邊主義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國際政治及貿易環境,尤其重要。事實上,「習特會」之所以變成在APEC會前匆匆舉行,主因正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來輕視、以至藐視多邊主義與區域合作,不想親身出席各國領袖可以平起平坐的APEC會議,但同時他又渴望跟參與APEC的習主席會面,因而精心設計了今次極其趕急的所謂亞洲之旅(其實他只去了日本及南韓)。
  此外,李家超的APEC會面名單,亦再一次反映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東盟和中東的戰略夥伴,藉此鞏固香港作為東盟最大商品貿易夥伴的地位,積極爭取東盟成員國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及吸引新加坡等更多東盟企業通過投資北部都會區,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巨大市場潛力,為香港長遠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可成資金進入亞太首選門戶
  與阿布扎比王儲哈立德的會面中,特首強調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是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合作夥伴和功能平台,政府會致力吸引中東地區龐大的主權財富和家族辦公室資金,進行資產多元化配置,為香港資本市場注入新活水。他還提到香港與阿布扎比的直航航班將於本月起復飛,有利於促進雙方在經貿、人文等多個重點領域的合作與「軟聯通」。
  過去由美西方主導的IMF,近年仍相當專業、獨立地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健金融體系和聯繫匯率制度予以肯定。特首與格奧爾基耶娃會面時,特別提到香港會把握全球投資者重新配置資產所帶來的機遇。
  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格局與高通脹環境,以及供應鏈重組的壓力下,全球投資者正在積極調整資產配置,希望可「去風險化」和實現地域多元化。亞太地區是承接這部分資產轉移的理想目的地,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自然成為這些資金進入亞太的首選門戶。總括而言,特首APEC此行,香港收穫甚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