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暴漲比天高 美債失控強化避險需求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6 HKT

金價近日升穿4200美元關口,創了歷史新高,今年累計亦已飆升逾50%。減息預期普遍形成、華府停擺之類的原因,都有助解釋金價的走勢,但這些因素遠遠沒有觸及根本。當今的世界,儘管在很大程度上仍由美國主導,但隨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家對它的信心已不像昔日那麼堅定,連帶對美債、美元的「信仰」亦開始崩坍;而黃金作為人類幾千年來最可靠的避險工具,自然受到追捧,實際上這也是對美國國運前景的表態。
「盛世古董 亂世黃金」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句「雋語」可作為一個參照。兩年前的10月,金價僅處於大約2000美元的水平,不及目前的一半。是甚麼原因促使它瘋狂飆升?背後自然有私人投資者在發功,但更大的參與者是各國央行——它們增持黃金,說穿了就是要實現儲備資產多元化,擺脫對美元的過度依賴。為甚麼要擺脫?當你看到美國可以隨意凍結俄羅斯的美元資產,可以將美元「武器化」去打擊中國,就會明瞭持有美元不是百分百安全的,於是大家自然會增持歐羅、日圓,黃金等資產。當然,特朗普回朝以來聯儲局獨立性受到威脅、聯邦政府停擺,乃至近期中美貿易戰憂慮重燃,兵荒馬亂之下,也必然增加黃金的吸引力。
美國霸權是二戰後形成的,體現於金融、軍事、科技、電影、高等教育等領域。特別是美元,長久以來,大部分國際貿易都是通過這一貨幣去進行的,因為大家都對美國的信用深信不疑。但近年來,美國不斷揮霍自己的信譽,「高大上」的形象幻滅,國際間「去美元」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儘管「去美元」需要漫長時間,不能一蹴而就)。
嚴格而言,美聯儲失獨立性、聯邦政府停擺、貿易戰等因素還不是最致命的,市場最恐懼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債務風險。參考客觀數據,2024年1月、7月和11月,美債依次突破34萬億、35萬億和36萬億,今年8月突破37萬億,每增加一萬億,需時僅幾個月,最長才9個月,速度非常驚人;美債膨脹,還會延伸出利息開支大增的問題,去年逾萬億美元的開支已超越軍費,這又是一個負擔。從這些數字,人們不難看出美國早已失去應有的財政紀律,買美債不再穩賺不賠,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地位的可持續性,也成為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各國央行囤積黃金,旨在抵禦美國未來的債務危機。須知道,投資組合內完全沒有黃金,或者只有少量黃金,等於立於危牆之下。近日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說,金價可能飆至5000甚至一萬美元,是否誇大其辭,讀者不妨自行判斷。但我們觀察到,直至現時為止,並沒有央行大手釋出黃金,是否精明,大家也可自行判斷。
美政客缺財政紀律
未來一段時間,人們對美債失控的恐懼,不見得可以輕易消除,畢竟美國政客仍舊死性不改,拒絕重拾財政紀律。特朗普引以為傲的「大而美」法案,只會推高美國本已高企的債務規模,為後人埋下定時炸彈。當人們對政府、貨幣體系或金融市場的穩定性產生懷疑時,黃金便成為最後的依靠。假如金價的升浪持續,那等同市場對美國投下不信任的一票,明白到「美利堅治世」不可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