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戰事沒完沒了 激活兩國方案謀破局

更新時間:03:00 2025-09-2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24 HKT

  繼英國、加拿大、澳洲、葡萄牙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明確支持「兩國方案」後,法國、比利時也作出相同表態。基於以色列獲得美國一面倒支持的政治現實,上述國家的宣示在一定程度上只屬形式主義,暫時改變不了以軍橫行中東的事實,但換個角度看,美國盟友之「倒戈」,在以巴衝突歷史上算是一枚震撼彈,對以色列構成更大壓力之餘,亦可為兩國方案累積更多國際支持。
聯國報告定性「種族滅絕」
  過往多年,以色列能在中東肆無忌憚,完全是因為美國偏袒——以色列7成武器由美國供應,安理會對以色列不利的議案經常被美國一票否決。正正因為有恃無恐,以軍才可放膽在加沙濫殺無辜、炸毀醫院學校、阻撓人道物資……反正做甚麼也不會招致實質制裁。但亦正正因為有恃無恐,以色列早已聲名狼藉,最近聯合國發表的獨立調查報告,就將以軍在巴勒斯坦的所作所為定性為「族滅絕罪」,這是非常強烈的道德責難。
  這次英法等國無視美國的警告,毅然支持巴勒斯坦國,原因很複雜,可能是對特朗普的關稅戰產生逆反心理,也有可能是對以色列的行徑忍無可忍,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無論如何,從效果來看,儘管巴人在軍事上繼續處於捱打的境地,但在外交上卻有斬獲——巴勒斯坦國本來就有百多個國家(包括中俄)承認,如今再獲英法支持,意味它在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當中,已取得4國的支持。由是觀之,雖然美國和以色列看似佔盡優勢,實際上已是失道寡助、眾叛親離,無論在輿論上和外交上都受到孤立。
  無可否認,要求以軍立即停止攻擊加沙,旨望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放棄戰爭路線,這在短期內完全是脫離現實的,估計巴人可能還要經歷更多苦難。但長遠而言,和平前景仍然存在,因為國際社會已逐漸形成支持兩國方案的共識。但要將共識兌現成事實,前路並不平坦,還須各方共同爭取。
承認兩國具同等生存權
  兩國方案的精神,在於承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擁有同等的生存權,主張兩國應該和平共處。但具體執行確實不容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與以軍交戰的哈馬斯拒絕放棄「消滅以色列」的目標,而伊朗等一部分中東國家,也一直採取敵視以色列的國策,變相為和平增添障礙。這些客觀情況,令以色列有了窮兵黷武的理據,亦令美國可以「反恐」和「保護以色列」為由,掩蓋以軍在戰場上種種不義之舉。
  迄今為止,國際社會為實現兩國方案所作的努力均以失敗告終,但這並不意味着兩國方案的失敗,事實上它還有強大的生命力。展望未來,各方都可以作出應有的努力——英法加澳等國應頂住特朗普政府的壓力,不要撤回對巴勒斯坦國的承認,甚至應該增加對它的支持和聲援;巴勒斯坦國應與主張「消滅以色列」的組織劃清界線,爭取以色列國內溫和派的支持;國際媒體則應持續關注加沙戰場,不斷向以軍施加道德壓力,讓更多人知悉以軍殺戮平民的真相。
  總括來說,兩國方案並未死亡,但它可以被激活,要以此終結沒完沒了的以巴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