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換相延續日本迷失 國家失治右翼乘勢而起
發佈時間:03:00 2025-09-09 HKT

上任不足一年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宣布辭職,導火線是他在領導執政自民黨連輸3場選舉後,遭到黨友和閣臣逼宮。石破茂已是安倍晉三2020年卸任以來第3位下台的首相,短短幾年間,日本國勢不但未見復甦,反而進一步倒退,國內政治格局也出現相當深刻的變化,特別是極右翼勢力之抬頭,更是令人擔憂。
GDP跌至世界第4
日本之衰敗並非始於近期——它在90年代初經濟泡沫爆破後,便陷入結構性蕭條。在所謂「失去的30年」期間,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整個國家死氣沉沉,GDP早已被超高速發展的中國反超並遠遠拋離(很多日本政客心有不甘),兩年前甚至被德國超越,從世界第3滑落至第4,再過數年還會被印度趕上,跌至第5。近年來,日本通脹和國債問題也很嚴重,還有人口萎縮、勞動力短缺、東京以外地區欠缺增長動力之類的痼疾。這些結構性挑戰非常複雜,已被證明是極難解決的。
若將石破茂放在日本長年陷入結構性蕭條的脈絡去審視,我們自不能要求過高,畢竟他所面對的問題,過往多任首相都無能力完全解決。在其不足一年的任期內,確實發生了通脹急劇升溫、特別是米價飆升的問題,自民黨也因無法回應選民的上述經濟訴求,遭遇1955年以來首次在參眾兩院同時喪失多數議席的尷尬局面,這亦斷送了石破茂的政治生涯。不過,他也有一些成績,包括簽署日美諒解備忘錄,在貿易談判上有一定進展,考慮到特朗普貪得無厭、喜歡敲詐勒索的個性,這已是不錯的表現。
安倍晉三執政時,曾推出大規模量化寬鬆、擴大國家財政支出、鼓勵民間投資的「三支箭」,一度幫助日本走出負增長,讓日本人看到一絲的希望,但一場新冠疫情又令當地經濟再受重挫,打回原形。菅義偉、岸田文雄、石破茂這三位安倍繼任人,皆沒法帶領日本走出困局。
兩潛在繼任人曾拜靖國
國家持續失治,這種情況下特別容易催生民粹主義的極右政治——在7月參議院選舉中,鼓吹「日本人優先」的參政黨一舉取得14席,遠多於3年前的1席。參政黨黨魁神谷宗幣具備清晰的、許多國家常見的右翼特質,包括反移民、反全球化,但他還有一項日本右翼特有的特質,那就是否認日軍侵華史實。儘管今天的日本沒有二戰前的軍國主義教育,全民走向右翼的情況不會輕易再次發生,但畢竟讓人(特別是中韓人民)憂慮。
像神谷宗幣這樣立場極端的人不太可能拜相(起碼短期內不會),但日本政壇趨右卻是不爭的事實。將會接替石破茂的人可能是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或者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論「右翼指數」,這兩個人也許有程度上的分別,卻無本質上的不同,因為兩者早前均參拜過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對日本的歷史罪責欠缺應有的反省。無論誰上台,日本跟有歷史糾結的鄰國,雙邊關係肯定會出現一些挑戰。
當前的日本正站在十字路口,在「後石破茂」時代,新首相肯定要面對長年積習的國內問題,又要處理好日中、日美關係,如果應對失宜,他/她只會是頻繁換相的日本政壇的又一過客而已。假如這個國家繼續迷失,找不到方向,進一步右傾化是可以斷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