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房立法水到渠成 告別劏房須鬆緊得宜

更新時間:03:00 2025-07-2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21 HKT

  政府月初向立法會提交《簡樸房屋條例草案》首讀,議員隨即成立法案委員會進行審議,在上周五和預定於本周一、二、三和五馬拉松式開會,密集程度媲美去年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情況。當局的目標是在立法會八月休會前完成審議,9月復會後立即進行二讀和三讀,以確保立法建議可盡早於明年開始實施,展開「簡樸房」的登記及認證程序,在3年後全面落實整套規管制度,將不合規的劣質劏房逐步取締。
劏房埋藏消防衞生隱患
  劏房在法律上稱作「分間單位」,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存在已久,過往一般叫做「板間房」,將核准建築圖則上一個獨立的住宅,以木板分間成多個單位,再分租予不同租客居住。舊式板間房較多真的只有房間,住客須共用廚廁和客廳,鄰里關係反而較好,有問題會互相通知及幫忙。
  近年的劏房則大多擁有獨立廁所,私隱度較高,但生活空間卻反而更小,租戶之間往往互不理睬,對小朋友成長構成壞的影響。同時因密封式設計和加建了廁所與渠管,增加了消防安全、漏水滲水及其他公共衞生問題的風險,猶如一個個遍布全港的都市炸彈。
  幾年前本港私樓樓價持續飆升,公屋輪候時間越拖越長,導致劣質劏房如雨後春筍,租金亦因需求殷切而居高不下,呎租隨時貴過山頂豪宅。政府估計現時全港有約11萬個劏房單位,居住了超過22萬人,情況極不理想。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於2021年已明言香港要「告別劏房」。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在2022年的「七一講話」指出,香港其中一個最大民心,便是讓房子住得寬敞一點。但多年來特區政府都未能提出較徹底的解決方案,只推出了「唔湯唔水的」劏房租金管制立法,只管加租但不設「起始租金」,規管水電費但不理單位面積和居住質素,備受各界批評。
  現屆政府敢於提出規管「簡樸房」立法,除了因為擁有破局求變的決心,更重要是具備足夠的公營房屋供應作「底氣」。政府過去對劣質劏房問題遇難避事,主因之一是擔心加強執法和強制提高劏房面積,會導致單位供應大減,租金進一步急升,繼而令大批基層劏房租戶流離失所。
加快上樓 推出簡約公屋
  現時情況已出現根本性改變,未來5年的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高達19.7萬伙,較現屆政府上任前5年大增約85%,令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有序回落,基層市民加快上樓,對劏房的需求自然減少。此外還有3個正陸續落成啟用的簡約公屋單位,2.1萬個位處各區的民營過渡性房屋,當中後者更被指供應過剩,部分項目出租率偏低,增強了政府的安置能力,更有信心依法取締那些不符合「簡樸房」法定要求的違法劣質劏房。
  整套規管方案現已水到渠成,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以至批評之處。其一是草案只規管在住宅及商住混合樓宇之內的分間單位,對於安全及衞生問題往往更為嚴重,業主利潤水平一般亦較高的工廈劏房、商廈劏房、僭建劏房,或近年開始受年輕人歡迎的村屋劏房,則反而不受「簡樸房」條例規管。
  政府解釋,工廈、商廈和僭建物根本不適合住人,故不可能將其合法化並予以登記,相關部門會按既原則執法。然而,在合規「簡樸房」供應有限、租金較高,位處住宅及商住樓宇內的劣質劏房又被逐步取締之下,一些無良業主和部分不合資格上樓的租戶,或會因供求問題而湧往工廈經營及租住違法劏房。當局若嚴厲執法,會刺激合規「簡樸房」租金和加重政黨的安置壓力,如視而不見則等於立法形同虛設,必須小心拿捏,鬆緊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