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美軟弱對華硬 可能兩頭空

更新時間:03:00 2025-07-20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20 HKT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大棒重手打擊歐盟之際,中歐領導人本周將在北京召開峰會,慶祝雙方建交50周年,這次峰會理應是中歐加強合作,共抗特朗普訛詐的良機,然而歐盟過去一個多月對美國不斷示弱,企圖討好特朗普以降低美歐衝突,對華則展現強硬批評態度,令中歐峰會蒙上陰影。歐盟欺善怕惡,結果只會令特朗普得寸進尺,又得罪中國,陷入中美兩頭空的外交困境。
  特朗普威脅全球狂加對等關稅的90日談判期,本月9日結束,在此之前歐盟不斷向特朗普示好,歐洲國家財政緊絀下,在上月底北約峰會仍答應未來10年將軍費由佔GDP的2%提高至5%,以滿足特朗普要求,且美國將恢復向烏克蘭供應武器,由北約國家全數付鈔,令美國坐享戰爭財,歐盟外長卡拉斯早前更為取悅特朗普,稱美國對歐盟是嚴厲的愛,這總比沒有愛要好,歐盟應感恩。
反其道打壓中國作投名狀
  然而,歐盟示好卻未獲美國善待,特朗普宣布下月1日起向歐盟徵收30%對等關稅,較4月提出的20%還要高,此舉或是特朗普極限施壓,逼歐盟月底前達成協議,取消美國所有貨品關稅、開放農產品市場、撤銷數碼稅等,但如此咄咄逼人,根本毋視美歐的盟友情誼。
  歐盟對美軟弱,對華卻極為強硬。面對特朗普高壓敲詐,中歐若合作可增強雙方對美談判本錢、抗衡特朗普欺壓,然而歐盟卻反其道而行,打壓中國作投名狀,以討好特朗普遏制中國的訴求。此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出席七國集團峰會時,高調批評中國管制稀土出口,本月又發表演講,竟然指控中國與俄羅斯貿易,是對其戰爭經濟的支持,威脅歐洲安全;此外,歐盟又限制中國醫療器材供應商參與歐盟公共採購投標,前天更在新一輪制裁俄羅斯方案中,首次包括兩間中國小型銀行,中方對此強烈不滿,批評此舉性質和影響都極為惡劣。
  歐盟現時的心態是,既不滿特朗普的訛詐,但又害怕中國的威脅。中國工業技術和科技提升快速,已嚴重威脅歐洲經濟。美國強於金融、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項目,歐洲強項則集中在傳統工業和新能源技術,然而歐洲由機械、通訊、化工等傳統工業,到核能、高鐵等高新科技行業,都面對中國嚴峻挑戰,尤其令歐洲忌憚的是其工業桂冠汽車業,昔日是中國模仿歐洲汽車技術,現在倒過來歐洲車企要學習中國電動車技術。歐洲在競爭力及競爭信心皆下降,唯有不斷加強關稅等貿易壁壘,阻撓中國產品進入歐洲。
  此外,歐洲亦深知其政經實力下降,需要靠美國,才能維持西方掌控世界的格局,對於在意識形態、文化種族上均與美歐極為不同的中國,存有嚴重偏見及不信任,因此寧受特朗普敲詐,仍跟從美國在經貿、外交以至軍事上遏制中國。
中歐合作可增加談判本錢
  歐盟亦一直認為是中國有求於歐洲,中方外交上希望歐洲攜手共抗美國、經濟上需要歐洲市場,因此若歐盟覺得有需要與中國友好,中國必倒履相迎。然而,中歐實力正此消彼長,中國在關稅戰中亦展示獨抗美國、逼使特朗普讓步的能力,若歐盟願合作,中國自是歡迎,若歐洲不公平對待中國,中國亦會對等回應。中方月初就反制歐盟不公平對待中國醫療業,將歐盟醫療設備排除在政府大定單之外,又經調查確認歐洲白蘭地傾銷,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這些可視為中方給歐盟的一個警號,提醒歐方不要恩將仇報。
  對歐盟最大諷刺的是,歐盟對華強硬以討好特朗普,特朗普卻在關稅戰與華硬碰無果後,已退讓為與中方休戰,互撤制裁手段,並擬延長談判期限,謀求達成全面協議,反而將歐盟看作可榨到盡的軟柿子。歐盟對美強硬、與華合作共抗特朗普,才是保存歐洲利益的最佳之道,其倒行逆施,結果招惹特朗普更大壓逼,又得罪中方,兩面不討好,加劇歐洲困境。本周中歐峰會,是歐盟調整戰略的重要時機,若再冥頑不靈,只怕未來處境更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