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守則僅屬基本要求 交出成績始獲市民支持

更新時間:03:00 2025-07-0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7 HKT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上周一致通過,支持名為「優化立法會運作」的改革方案,建議對立法會《議事規則》、《內務守則》等多項法規及程序作出修訂。方案將於本月23日提交立法會大會進行審議和表決,如最後獲得通過,新規範將於明年1月1日起履新的第8屆立法會正式實施。
提升議會運作效率 善用資源
  優化方案主要分4個部分,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議員的履職制度,制訂全新的《立法會議員守則》,內容涵蓋議員必須維護憲制秩序、國家安全和行政主導體制;有責任出席會議,參與表決,與社會各界聯繫和定期提交工作報告;需要遵守各項法定要求和應有的行為操守標準;以及優化原有的利益申報及相關投訴、調查和處分機制等等。如議員無合理理由缺席會議而導致流會,今後或須面臨罰款;若涉及嚴重瀆職或行為不檢,更可按《基本法》規定被取消議員資格。
  其餘3部分的建議,包括優化委員會運作,提高部分小組委員會及職務訪問的最低成立人數和出席人數門檻,避免花過多人力物力,處理一些太過瑣碎小眾的事務和訪問活動;此外還有簡化委員會選舉程序,理順現行《議事規則》及《內務守則》一些不一致的條文等。目的都是提升議員及議會的運作效率,善用有限的時間和公帑資源,希望為市民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績。
  有人或會認為,立法會議員大多是擁有一定學識、資歷和社會地位的成年人,理應懂得守法守規,自律自愛,毋須像小學生般需要制訂白紙黑字的「校規」嚴加規管。亦有人覺得議員的表現好壞,應通過4年一度的換屆選舉,由選舉委員會的提名和相關界別的選民的選票來定奪,質疑有關守則乃多餘。
  然而,事實上過去就是有為數不少、主要來自反對派的代議士,連一些小學生都懂得的規矩不會或不願遵守,終日在議事堂上肆意「爆粗」鬧人,「掟嘢」搗亂,無中生有,誣衊官員,抹黑中央與特區政府,甚至公然鼓吹港獨,企圖攬炒香港,出賣國家。
  更不幸的是,不少市民於回歸後長期被這些反中亂港分子和美西方傳媒所迷惑、誤導,誤以為這些極其荒唐的言行,才是出色出眾,為民請命的表現,繼而在選舉中投票支持攬炒派的候選人,導致反中亂港勢力有一段時間持續壯大,以至密謀奪取特區的管治權。
積極出謀獻策 加強溝通聯繫
  雖然中央已為特區完善了選舉制度,重新確立和鞏固了「愛國者治港」的原則,立法會現已回復理性,議事論事;一眾愛國愛港的議員,在過去3年多相當高質、高效地,審議並通過了大量有利香港經濟及社會民生發展的法案和撥款;但部分市民、傳媒和輿論,仍未能完全擺脫過往的歪理謬論,質疑現屆立法會議員的表現平庸、沉悶,政府幾乎所有政策和議案都只會舉手支持,以至質疑現有90名議員是否過多。
  隨着第8屆立法會選舉臨近,部分建制派的政黨及議員,開始有故態復萌的跡象,企圖透過批評及反對政府的政策措施,來博取傳媒眼球,爭取選民支持。上述《議員守則》實為及時雨兼「必要之惡」,確保經過完善的立法會制度、以至整個特區憲制秩序得以行穩致遠。
  必須強調,《守則》訂明的僅為擔任議員的基本要求,議員需要再進一步提升個人表現,交出實質績效,包括加強科學調研,積極出謀獻策,與各界加強溝通聯繫,協助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和怨氣等等,才能取得選委和市民的信任和達致成功連任,不能只懂歌功頌德及政治表態。
  若果所有議員都能達到這個較高的標準,團結齊心,為港為民,90人便絕不嫌多,相關議員酬金及辦公津貼開支也就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