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科技創新激活港股 價值重估非曇花一現

更新時間:03:00 2025-02-2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2-25 HKT

  今年以來港股累升接近2成,將僅錄得輕微增幅的美股3大指數完全比下去,同時恒生科技指數年漲幅亦達3成,這是那些去年底在特朗普勝選後「睇死」港股的人所始料不及的。港股這一波升浪近日雖見調整,但整體上表現亮麗,一些科技股異常突出,其中阿里巴巴更是累升近7成,背後反映的是以DeepSeek面世為標誌的中國科技水平大幅躍升,並正在牽引全球資本市場發生重大變化,帶動資金從美股流向中港股市。這種變化與其說是尋常的資金流動,倒不如說是一種大規模的價值重估。
DeepSeek面世創造新投資機會
  自從特朗普1.0時代開始,美國便對中國實施技術封堵,各種禁令層出不窮,目的顯然是要維護美國科技霸權,阻止中國崛起。惟事實證明,中國在晶片禁令下仍在AI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性能媲美ChatGPT、成本較低的DeepSeek模型橫空出世,令許多海外人士嘖嘖稱奇,足證美國「卡脖子」只是枉作小人。更重要的是,DeepSeek模型的面世,並不只是科技層面的進步,實際上還擴展至商用領域,過程中創造了許多新的投資機會。
  過去數年,美股升勢強勁,但今年道指、納指、標普500指數的升幅僅介乎1至3個百分點,這種表現多少令環球投資者失望。許多分析師研判,美股估值水平其實已出現泡沫,而DeepSeek所形成的競爭,更讓美國部分科技股面臨泡沫爆破的風險。相形之下,過往幾年略嫌遜色的中港股市,卻得到一個重新估值的機遇,並逐漸受到國際資本的追捧——港股幾乎不受中美關稅戰和美聯儲減息步伐可能被打亂的預期所影響,開年以來勁升2成,完全輾壓其他市場;至於內地,若非對海外投資者設置較大限制,那麼科技股雲集的深圳股市升幅,肯定不止8%。
  現時,市場人士不免有個疑問:去年9月底、10月初,中港股市曾「爆升」過一次,但很快就打回原形,那麼這一波升勢能否持續下去,抑或只是曇花一現?事後分析,上一波升勢主要源自美聯儲減息和內地救市,市場有憧憬,有利於短期炒起,但由於沒有後續政策支持,故此無以為繼。反觀,今次中港股市造好的背景是美股呈強弩之末之勢,同時中國在美國圍堵下仍然展現了強勁的科技創新能力,這些事實令外資購入中港股票,特別是科技股的理據明顯加強。
外資勢加碼布局中港股市
  人類歷史證明,技術進步往往有利於創造大量財富,近年美股的榮景,很大程度就是微軟、亞馬遜、特斯拉、英偉達等科企所帶動的。至於中國,近期取得科技突破的「杭州6小龍」令人充滿期盼,還有歷史更悠久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科企,甚至無數接入DeepSeek模型的中小企,它們都是支撐中國科技板塊的主力軍。
  參與這一波升浪的未必全是短炒的資金,部分可能是對中港股市,尤其是對科技股有長期信心的資金。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對大型科企的整頓已經結束,這一點可從習近平主席邀請大批業界高層出席民企座談會而獲得證實。與此同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西方大行亦開始看好中國資產。逐利是資本的本性,假如在下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中央出台更多利好措施,說不定中港股市會獲得更強的上調動力,加碼布局中國的海外資金相信還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