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放寬「限韓令」 營造中韓雙贏局面

更新時間:03:00 2025-02-2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2-21 HKT

  韓國2017年執意部署美製「薩德」反導系統後,北京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限制韓國藝人在中國的表演活動,韓國影視作品亦不准在中國播出。事隔多年,近日有韓媒報道,中國可能在5月撤銷「限韓令」,為下半年在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營造良好氣氛。嚴格而言,中國官方從未承認「限韓令」的存在,因此似乎不可能突然在某個時刻宣布取消,較有可能的做法是逐步放寬原先限制。但無論是逐步放寬,抑或直接取消,中韓人民均可獲益。
  現在回看,當年「薩德」風波是一場各說各話的爭議:美韓聲稱部署「薩德」旨在抵禦朝鮮導彈威脅,中國則認定系統會威脅自身領土。雙方立場各異,都有各自的理據,很難簡單評說是非。但純粹討論經濟後果,「限韓令」估計對韓國相關文化產業造成大約22萬億韓圜(約1200億港元)的經濟損失,這是首爾一直通過外交渠道,希望北京解除禁令的原因。
韓業界損失1200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韓國影視作品在內地仍然受到頗大限制,但實際操作已經有所鬆動,例如韓國綜藝節目《戀愛兄妹》其實已在騰訊上線,未聞中國輿論對此有所不滿,當年的全民抵制亦已不復見,這從側面反映當年「薩德」爭議已在中國社會逐漸淡化,告一段落。
  倘若我們再參考高層領導人的最新表態,可能會有更清晰的了解——早前習近平主席在哈爾濱會見出席亞冬運開幕式的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時指出,「要深化相互交融、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要增進人文交流,加強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若將此番表態和韓媒的報道互相對照,得出「限韓令」將會放寬、甚至撤銷的結論,似乎不是毫無根據。
  為甚麼在這個時候突然「解凍」?一來,韓國部署「薩德」已成既定事實,糾纏下去實屬無益;二來,國際政治變化多端,特朗普2.0時代的中韓關係已發生微妙變化——首爾的政客肯定見識過特朗普如何對待加拿大、歐洲等盟友,也見識過他怎樣出賣烏克蘭,所以加強與北京建立聯繫以抵銷華府的不可預測性,兩面下注,是必須採取的自衛策略。而對於中國來說,特朗普2.0時代的外交壓力有增無減,若能爭取到韓國的靠攏,肯定有利於更好應對美國打壓。
競爭下港須「諗橋」創新局
  當然,內地民眾未必非常重視國際關係的變化,但肯定關心自己的日常生活。當初,韓國影視節目和流行音樂在內地主流媒體消失,失落感可能在短期內被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所掩蓋,但隨着時間推移,可能就會重燃對「韓流」的興趣和追捧。假如中國放寬對韓國文化產業的管制,那麼內地民眾將可更易欣賞高質素的韓國影視產品,可更近距離欣賞BLACKPINK、NJZ、TWICE等偶像團體的精湛演出,肯定有助改善生活品質。與此同時,韓國文化產業將可輕易進入中產人口規模不斷壯大的中國市場,賺取巨額利潤。簡而言之,那是一個中韓雙贏的局面。
  香港有輿論擔心,「限韓令」放寬甚至取消後,過往幾年大批內地「粉絲」湧到香港追星的盛況可能一去不復返,「演唱會經濟」或會受到打擊。這種擔憂不無道理,但換個角度,長期做慣「獨市生意」只會令人懶惰,不思進取。有了競爭,業界才有動機「諗橋」開創新局。由是觀之,沒有「限韓令」,香港說不定會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