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完成三型艦載機起降訓練

更新時間:03:00 2025-09-2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23 HKT

  中國海軍昨日宣布,月初參與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的「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成功完成在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上的首次彈射起飛和着艦訓練,標誌着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軍事專家韓維稱,此次訓練成功,將有力加速海軍從「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遠海作戰」的戰略轉型。分析認為,這也意味着福建艦正式入列的日子越來越近。
  福建艦是中國第三艘航母,也是中國首艘彈射型航母,2022年6月下水,2024年5月首次海試,目前正進行第9次海試。有專家早前分析,福建艦可能在今年內正式服役,實現中國海軍「三航母」時代。
專家:可能年內服役
  新華社昨日引述海軍消息稱,在此前多次試驗訓練任務中,海軍多名飛行員駕駛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成功在福建艦上實現起降,驗證了中國自主研製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與多型艦載機的良好適配性,使福建艦初步具備全甲板作業能力。
  報道稱,近年來,海軍艦載航空事業加速發展,完成了從單機到體系、從岸基到艦基、從滑躍到彈射、從能飛到能戰的巨大跨越,中國海軍正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穩步前進。
  中國海軍航空大學教授韓維對新華社表示,被譽為「海空司令部」的空警-600在航母上起降成功,不僅重塑遠海預警指揮鏈路,還意味着航母編隊對相關海域的控制從「階段性存在」轉向「持續性掌控」,空防圈和打擊圈向外大大延伸,攻防能力提升。 
  殲-35、殲-15T兩型艦載戰鬥機在航母上起降成功,則意味着航母編隊具備了「隱身突防+重載打擊」的雙重能力。「殲-35是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是我海軍實現由『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轉變的重要裝備之一,重點承擔航母編隊奪取制空權任務,像一把隱身的尖刀。」而殲-15T相較於殲-15艦載戰鬥機,實現了彈滑兼容,大幅提升了綜合作戰能力。 
  韓維表示,隨着越來越多型號的艦載機上艦運用,中國航母編隊遠海作戰能力將實現「代際升級」,空警-600發現目標後,可以直接引導殲-35攔截,指令殲-15T攻擊,真正實現體系效能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