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各城節日習俗異同:冬至篇
下星期冬至便來臨,為甚麼人們會說「冬大過年」?冬至要吃湯圓嗎?冬至有哪些傳統習俗?在大灣區各城各鄉又有哪些獨特方式「做冬」?
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冬至的傳統習俗,也保留至今。其中,佛山南海區大瀝鎮鹽步平地村便傳承了自宋末明初的冬祭以及九大簋。三聲銅鑼敲響後,由年滿六十歲以上輩份最高的男丁首先亮相,穿上長衫馬褂,按輩進入祠堂,其餘的男丁則由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都齊全的家族中,選出幾位男童隨着進入,這傳統被稱為「攜童」,象徵有福的人家。冬祭筵開的是九大簋宴席,是「三扣三硬三炒」的菜式,「三扣」指扣蠔、扣鵝、扣肉,「三硬」是燒肉、燒鵝、白切雞,「三小炒」則指魚丸炒時菜、粉絲炒蝦米、酸菜炒豬腸。九大簋宴席後,還有分「太公豬肉」,傳統上男丁領一份,七十歲以上領兩份,九十歲以上的長者是有福之人,隨意拿多少都可以。隨時代變遷,現在女性也 ......
撰文:吳敏暉博士
現任香港浸會大學講師,人力資源管理學商學士(榮譽)學位課程總監,香港人才管理協會執行幹事,擁有人力資源專業資格及經驗,曾於跨國企業負責人才管理。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