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簿公堂|跨境侵權糾紛的調解(一)
為了及時制止侵權行為,避免公司損失的擴大,電腦商品公司聘請了知識産權顧問團隊,就侵權行為進行了多方面調查。團隊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字樣不太能構成實質影響,導致眾多消費者被誤導或損害電腦商品公司的聲譽。然而,電腦商品公司的管理層却不信任顧問團隊的調查結果,堅持那些字樣誤導了眾多消費者,嚴重損害了電腦商品公司的聲譽,並指示其律師團隊向內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對各公司侵權行為查處,借助內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侵權者開展行政執法,希望制止侵權。內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涉案公司經營網店的懷疑侵權産品鏈接銷售數量、侵權時間、侵權範圍等進行了調查,為侵權情節進行證據收集。另外,電腦商品公司的律師團隊亦向四家內地公司發出律師函,就它們的侵權行為和電腦商品公司的聲譽損失索償人民幣八百萬元。
接到律師信的四家內地公司十分苦惱,它們深信其商品字樣沒有侵權,所以不應負責。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