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重恩 - 玩得開心、玩得安全 | 重中之重

「香港國際熱氣球節」成為城中熱話,有人投訴貨不對辦,也有人矛頭指向政府,說成監管不力,揶揄盛事經濟再遭滑鐵盧。
遊客無緣隨熱氣球升空確是遺憾,最初不獲退款,亦是經濟損失。入場人士:「連牌照都沒有,就要俾600幾蚊睇你放風箏呀?」公眾質疑有沒有政府部門失職?首先,政府早已發稿澄清「香港國際熱氣球節」是商業活動,並非政府主辦、協辦或資助的活動。是否沒有牌照就去賣票?大會這次申請的應該是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發出的「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該牌照雖說是由食環署發出,但一般會按着不同的申請需求,由不同的部門如屋宇署、機電工程署、甚至是民航處等,為個案提供專業意見及判斷。
根據資料顯示,主辦方曾在8月20日進行實地熱氣球測試,「但效果未如理想」、「安全風險顯著」,9月3日的另一次測試,也因未有足夠時間作載客測試,最後只能發出「並不包括接載乘客」的展示熱氣球批准。正好說明相關部門已作出確保公眾安全的監管。
屋漏偏逢連夜雨,投訴聲中又遇打颱風。這場籌備了8年的熱氣球節被逼曲未終人盡散,相信基於贊助商對客戶體驗的高度關切,主辦單位最終還是為所有熱氣球節門票全額退款,事件是否有需要繼續追究責任,截稿前仍未清楚。但剛過去的周末,英國中部有熱氣球在嘉年華會升空期間失控撞向燈柱,證明香港的嚴控是必須的。盛事還是會接踵而來,吸取經驗,減低同類事件的發生可能,讓遊客玩得開心、玩得安全。
何重恩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