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 滲着大紅袍茶香 | 好味大過天

飯局飲宴,難免有雞,但不管炸子雞、鹽焗雞、白切雞、貴妃雞、豉油雞、南乳吊燒雞……大都做得很一般,事關用冰鮮雞已很好了,更別計較雞種,除非店家特別聲明選用太爺雞、平原雞或文昌雞之類。不說不知,有時用哪種雞,更多時候是雞隻代理商市場推廣的機緣。
雞饌很少做得難食,但精彩卻不常見。按大多數酒樓菜館,大半天前已把雞弄熟,直待上席前加工加熱或翻炸,風味自然打折扣,越大的場地,越需要做定半預製菜,反而小型菜館很大機會現做現賣,所以每有佳作。不過,管理相對嚴謹的五星級酒店例外,尤其是有一個識食而要求高的老闆。上星期在六國酒店中菜廳「粵軒」吃晚飯,便有驚喜。
鮑魚和魚翅是六國老闆自己來料,當然是上品,尤其是落足料、每客都是雙份位上的蟹黃翅,吃得既滋味又滿足。不過,我並沒有忽略「大紅袍狀元雞」(見圖),今次已是第3次在粵軒吃這道經典雞饌。
第一次是兩年前六國90周年的大日子,推出多款懷舊粵菜,大紅袍狀元雞便是其一。做法其實是煙燻雞,名字的來由是用上大紅袍茶葉來燻,煙香之中滲着茶香。正宗大紅袍採自福建武夷山峭壁上的茶樹,所以有岩茶之稱,又因絕壁採茶甚有難度,便訓練馬騮採茶,因此大紅袍又叫「馬騮搣」。大紅袍和狀元之名亦有來由,話說有書生上京赴考,途中抱病,喝過和尚煮的大紅袍茶湯而痊癒,高中後獲皇上賜大紅袍,他知恩圖報,返來向和尚道謝,並把大紅袍掛在茶樹上,因而得名。
粵軒的大紅袍狀元雞上皮功夫了得,茶香是一絕,燻得的熟度恰到好處,肉質相當嫩口,其實不是懷舊之選,而應該位列招牌菜。
梁家權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