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光 - 氫能充電Ready,Set,Go! | 能源Don家

  隨着起步燈號逐盞熄滅,賽事氣氛變得緊張,觀眾們屏息以待,現場只剩下引擎起動聲。甫起步,一眾車手使勁踩盡油門,戰車之間你追我逐,趁轉彎機會超前對手。同時間,車手需謀勇兼備,計算對手消耗戰車能源及輪胎磨損時間,看準時機駛入維修區,不浪費賽事分秒,整個過程可謂鬥智鬥力。

  近來這齣有關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電影上映,它不但吸引賽車忠實擁躉入場欣賞,不少未曾接觸賽車的觀眾,也想到戲院感受戰車風馳電掣的快感。我也乘着這股賽車熱潮進場看電影,果然隔着影院螢幕也體驗到賽車運動的速度與激情。

  我雖然非賽車狂熱粉絲,但閒時也愛在香港駕車出行。香港的道路網絡四通八達,由熱鬧的城市中心駛到寧靜的新界鄉郊,大抵僅一小時內車程。我放假閒時也會駕着愛驅到處探索,試過駛上沿海公路時遇上日落美景,又或在車內聽着歌看窗外風光,這樣的城市駕駛體驗實在帶給我不少樂趣。

  因應近年減碳步伐加快,綠色出行成為新趨勢,香港政府亦推出多項措施,致力普及電動車,而相關措施成效顯著。根據政府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整體電動車數目約125800輛,佔全部車輛總數約14%,較5年前升超過10個百分點。電動車數目增加,充電樁數量自然要隨之增加,以支援電動車車主需要。惟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主要公共電動車充電樁約11000個,從數字上看,公共充電樁數目增長未追上電動車增幅,而未來若要進一步推展綠色出行,充電基建配套可謂箇中關鍵,免因充電設施不足,窒礙車主更換成電動車的意欲。

  近日,煤氣公司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香港科學園攜手建設全港首個公眾電動車自動氫能充電系統,預計2026年第二季完成建設並啟用。此系統從煤氣公司的燃氣管網提取氫氣,供氫燃料電池發電,為科學園區電動車充電樁供電。系統啟用後,每日可生產12公斤氫氣,足夠供應5個7 kW電動車充電樁運作。整套系統自動化操作,氫能產電過程只產生水蒸氣,不排放二氧化碳,潔淨高效。

  今次項目不但展現氫能多元應用場景及煤氣公司成熟的氫氣處理經驗,我們更希望加強推廣氫能在電動車充電的應用,為公眾提供多一個能源選擇,滿足駕駛者對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殷切需求,為推動香港的綠色交通轉型出一分力!

  在科學園的這個項目是發展氫能充電系統的開端,我們期望今次成功經驗可複製到其他應用場景,在可見的將來,香港越來越多車主透過使用氫能充電設施,了解到氫能帶來的便捷及應用潛力,一同促進香港發展為可持續低碳城市。

鄭曉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