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達人 - 樂齡新「煮」意 「軟餐佛跳牆」暖胃又暖心 | 教學「無間」

「民以食為天」,但對有吞嚥困難的長者來說,日常飲食選擇卻往往有限。在人口老齡化下,如何讓長者在享受飲食樂趣的同時,兼顧健康與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近年興起的「軟餐」,透過創新技術將食物重新塑形,製成外觀逼真、質地軟滑的餐點,讓長者重拾用餐的喜悅與尊嚴。
樂齡美食已逐漸獲得安老業界的重視,社福界亦與教育界攜手合作,推廣「照護食」理念。繼去年推出懷舊點心軟餐後,職業訓練局(VTC)與嗇色園再度合作,推出「軟餐佛跳牆」。這款經典菜式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食品科技及安全高級文憑、中華廚藝學院廚藝高級文憑及中華廚藝文憑師生共同研發,嚴格遵循「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第五級標準製作,確保食物柔軟細緻,適合咀嚼能力退化及吞嚥困難人士食用。團隊更精心挑選模具和器皿,力求還原傳統佛跳牆的豐盛外觀,讓長者先從視覺上獲得愉悅與期待。
除了口感和外觀,營養價值也是研發團隊的重點。團隊巧妙融合廚藝與食品科學技術,選用鮑魚、瑤柱、冬菇等食材,保留原汁原味,製成營養豐富的軟餐佛跳牆。
「軟餐佛跳牆」這一創新嘗試,為食品業界注入新靈感。筆者相信,隨着人口老化,「軟餐」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利用科技與創新推動樂齡飲食發展將充滿潛力,更能展示社會對長者的深切關懷,讓他們食得快樂又健康。
教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