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 打造具中西特色的旅遊體驗 | 中環High Tea

  今年國慶與中秋節重疊的「超級黃金周」首6日,訪港內地客接近110萬人次,按年增長約5%,政府預計在整個黃金周的8日假期中,將會突破去年的紀錄,若再加上同期的外國旅客來港數字同比上漲3成,港府預計這段期間的旅客數字會高達154萬人次,較去年上升1成,達到政府的預期。

  旅客數字的增長,顯示本地旅遊業已走在復甦的軌跡,政府對這個走勢也許感到滿意,不過若將香港的旅客數字與內地人在「超級黃金周」在國內的出行數字比較,不難看到在爭取更多內地旅客來港的工作上,香港可以努力的空間仍然非常龐大。

  根據新華社引述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內地在「超級黃金周」前半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超過12億人次,若與同期訪港的約120萬人次相比,是逾1000倍之計。當然,這逾12億人次的人員流動群體中,不是人人都考慮離境出遊,但只要我們有方法吸引當中百分之一的人有興趣來港,已可以有逾1200萬人次,是我們今年錄得來自內地的旅客人次的10倍,這些數據都非常值得港府官員參考,作為打造未來旅業的重要資訊。

  從電視新聞所見,內地各省市為黃金周和中秋假期,還有將於11月舉行的全運會,設計了不少旅遊的點子,遊樂活動和文創演出的種類多而吸睛,是難得的旅遊體驗。

  內地人在「超級黃金周」假期不選擇出境,也許有財政考慮,但相信也有旅遊體驗的考慮。花費是考慮,但願意花錢出境的內地人也不少。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早前預測,在「超級黃金周」的日均出入境旅客將突破200萬人次,換言之,在整個「超級黃金周」的總出入境數字會高達1600萬人次,證明只要內地人出訪目的地有亮點,願意花錢出遊的旅客數目不菲。

  香港要進一步吸納內地客訪港渡假,我們有甚麼吸引力?我們有新亮點嗎?還是只把舊元素重新包裝,便當作大功告成?我們有沒有思考內地人來港想見甚麼、玩甚麼;有甚麼東西是香港獨有,而內地仍有不及的呢?

  香港與內地最大的分別是香港是整個中國版圖中最具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我們對內地人的吸引力,就在我們這種結合中西的特色,我們的旅遊當局可有從這個角度為內地旅客打造嶄新的體驗?在文、體、旅的範疇上,我們可以提供哪些結合中西特色的旅遊體驗?

  要吸引內地旅客,香港不能只靠搞中國文化特色的旅遊體驗,因為內地具中國文化元素的景點和體驗肯定比香港更豐富。香港還有甚麼可以吸引內地客的特色未被發掘?旅遊當局要好好思考。

黃麗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