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減稅難解少子化 生活成本屬重擔 | 社論

「風之后」李麗珊在廣告中說過︰「養大一個BB要400萬」,簡單口號,卻成為港人生育預算的指標之一。在少子化的大環境下,據悉政府有意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延長給新生子女的額外免稅額至出生後首兩年,即每年可享26萬元的子女免稅額。現時大多已開發地區的總生育率,都低於替代人口所需的2.1人,本港也不例外。
少子化社會,涉及婚姻觀念,以及注重個人自由的價值觀轉變,但沉重經濟負擔是不想生兒育女的主因之一。本港生活成本高昂,有統計指在港生活每月開支,是鄰近深圳的2.4倍,位列亞洲第2,僅次於新加坡。許多年輕人不婚或晚婚,原因之一是未能解決住房需求,對未來不確定自然會延遲生育,加上現今社會競爭風氣激烈,教育相關開支不斷攀升,預計須靠「雙薪」才能維持生活,卻未必有託兒支援等,都會使新婚人士猶豫卻步。
生育率低迷定會加重人口老化,以及隨之的公共財政壓力,政府有意從免稅額着手,提供財政誘因,算是短期刺激,但經濟結構問題,有需要壓低整體生活成本,從住屋、教育、醫療,以至飲食等方面的開支,減輕生活的擔子,這需要政府全面的政策配套。惟有當生小孩不再讓人聯想到400萬的投入,年輕人才會更願意經營未來。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