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日本吸納印度移民 | 油尖多士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宣布四個城市為非洲的「家園城市」(即友好城市),而傳出移民政策將有巨變,令非洲四國「空歡喜」一場,但也只是暫時,因為日本政府和印度達成協議,計劃引入5萬印度移民。
日本可謂當今全球,最早出現老齡化和少子化跡象的發達社會,勞動人口不足,稅收、退休金制度,養老護理工作等,皆危機四伏。日本為人詬病之處,還有資訊科技落後:仍有人使用傳真機,或銀行仍使用印章等要求,美其名曰是傳統,但也可說是抱殘守缺。
日本自民黨政府雖然被評為「老人政府」,幾乎沒有變革能力,但老人的最大需求是領取退休金,年輕人口不斷減少,等於是退休金的「彩池」缺乏持續投入,而有枯竭之慮。因此支持移民政策的,反而是老人。
與日本等富裕工業國相比,印度最大的優勢是年輕人口的龐大,而印度年輕人競爭最激烈的正是資訊科技行業,以致於今日美國矽谷的高層管理,也都由印度精英把持。目前日本最需要的,正是資訊科技的更新與年輕勞動人口,印度恰好兩者皆有。
但印度文化與日本文化的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日本作家曾謂,若以印度的衞生標準衡量,日本可謂「無菌」社會,只這一層,雙方便需要長期磨合。但全球大勢所趨,加拿大、美國、英國早已吸納大量印度移民,日本也沒有選擇。
雖然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態,支持大阪的反移民示威,但他也無法直言背後真正的憂慮。日本之所以吸引全球遊客,是日本文化,而日本文化全賴於其單一民族的社會。不過未知之數是,這些印度移民未必會長居日本,據說杜拜更吸引他們。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