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針解除肩痛之苦|袁康就博士
痛症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非常大。有時,屢醫無效那種無奈感和厭悶感,不但影響工作,也會影響生活質素,因為長時間情緒低落,可以誘發抑鬱病。
羅小姐左側肩痛半年,不明原因。肩痛間歇地影響她的睡眠,晨早起床又有晨僵,肩膊活動受限,非常厭悶。
「你現在肩膊很痛嗎?」
「很痛呀!」羅小姐摸着整個肩膊說。
「你用一隻手指指着最痛的位置可以嗎?」
羅小姐指着肩峰。
「如果肩峰分三條路線:前、中、後,你會覺得最痛位置在哪裏?」
「應該是後面。」
「嗯,第二痛點又在哪裏呢?」
「應該是第一痛點向手踭的延伸。」
「第三痛點又在哪呢?」
「應該是腋下。」
「你手指有麻痺嗎?」
「沒有。」
「你現在直手高舉看看。」
羅小姐把手外展橫舉。她舉到110度叫痛。
「你在前面舉如何?」
她同樣110度叫痛。
「梳頭痛嗎?」
「不痛,有拉緊的感覺。」
「你把手向後摸背脊又如何?」
「不痛。」
「有做過治療嗎?」
「有呀。做過針灸、物理治療,沒有明顯療效,仍然那麼痛!我是不是肩周炎呢?」
「哦,不是。放心,肩周炎比你現在的嚴重得多,你只不過肩袖損傷。」
患肌導致疼痛
我展開觸診。羅小姐的崗上肌、小圓肌、三角肌後束都是「患肌」。
浮針醫學認為,疼痛源自「患肌」。「患肌」的意思是,當身體在放鬆的時候那塊肌肉仍然繃緊就是「患肌」。羅小姐的問題源自那幾塊繃緊的肌肉,患肌形成,繃緊部分阻礙了肌肉的拉伸;在拉伸過程中肌肉末端出現強大的應力,應力越大疼痛就越大。當患肌鬆開,應力消失,疼痛就馬上消失。
我用浮針先在羅小姐的前臂進針,作「遠程轟炸」。經過一輪「掃散」和「再灌注」之後,我請羅小姐再次舉手。她依吩咐慢慢舉起,超過了110度了。
她驚訝的說:「不痛了!」
「對呀,你可以繼續向上舉。」
她有點猶豫…… 120度、160度、180度。
「嘩,好開心呀,半年來未試過舉高的,不過仍然有點扯扯緊緊的感覺。」
「那就好了,疼痛消失,剩餘的就是扯扯緊緊,正常的。」
「我已經很滿足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