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慳」出來的癌症?這些習慣須改變

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症457萬人,佔全球23.7%,癌症新發人數遠超世界其他國家。癌症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基因遺傳、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引致患癌的風險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證明癌症與飲食有確切的關聯,一些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是增加患癌風險的關鍵原因,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 省心:常吃加工食品

有些人因不喜歡烹飪或出於便利考慮,經常購買即食的加工食品,例如腸仔、漢堡、即食麵、鹵味等。然而,這些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加工食品不僅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進而增加患癌風險,而且像腸仔等加工肉製品,通常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這些成分亦更加影響健康。

【建議】減少外食或購買這類加工食物的頻率。自己煮飯相對來說更加健康,亦更經濟實惠。在準備餐食時,注意科學搭配,建議蔬菜、全穀物、豆類、水果、堅果等應佔飲食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則留給動物蛋白和乳製品。

  • 懶得運動

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的一個風險因素。研究表明,久坐行為不僅可能增加患大腸癌風險,長期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風險增加有關。此外,久坐還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問題,如頸椎病和腰椎病,並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增加抑鬱和焦慮的風險。

【建議】每隔一小時就起身活動,伸腿、勾腳尖或是墊腳,又或是簡單按摩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30至4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可以幫助控脂減肥,亦為健康加分。

  • 懶得吃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餐。很多學生和打工仔為了多睡片刻,常常忽略吃早餐,甚至在週末一覺睡到中午,將早餐與午餐合二為一。不吃早餐容易導致身體血糖供應不足,進而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等症狀。更為嚴重的是,不吃早餐還可能導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身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增加便秘、胃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建議】養成每天按時吃早餐的習慣,並確保早餐的營養均衡。一個理想早餐建議包含以下三類食物:澱粉類主食,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一至兩種新鮮蔬果。

  • 懶得體檢:錯失癌症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

許多癌症在早期被發現時,都有較大的治癒希望。然而,很多人缺乏早期篩查的意識,對前往醫院進行體檢和篩查缺乏積極性,甚至忽視身體上出現的癌症信號,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建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增強定期體檢的意識,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注重癌症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治、早治療。

  • 慳菜:剩菜不捨得倒掉

很多人都會有吃不完飯菜或需留待帶飯的情況,從而產生隔夜菜,並覺得食物只要沒變質就不會浪費。但實際上,食物在室溫下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吃後更易腹瀉。且隔夜菜放久了會產生亞硝酸鹽,它進入胃裡跟某些物質發生反應,會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長期食用可能增加相關癌症風險。

【建議】當日烹調的食物盡可能當日食完。剩餘的食物應密封保存,盡快放入雪櫃冷藏。即使放進雪櫃,亦不宜留超過一天。注意減少食物反覆加熱,否則有可能增加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

  • 饞嘴:追求味覺享受

現代人追求味覺享受,喜歡煎、炒、炸或重油的食物,由此產生的廚房油煙對人體具有潛在的致癌危險性。廚房油煙中含有一種名為苯並芘的強致癌物,長期暴露於油煙環境中的40至60歲女性,其患肺癌和乳腺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兩到三倍。此外,油煙有誘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

【建議】自己煮菜時不要放大量油,注意控制油溫,令其不會冒油煙。謹記開抽油煙機,並遵循「早開晚關」的原則,即產生油煙之前就打開抽油煙機,炒完菜後讓抽油煙機再運行3-5分鐘,並且做飯時盡量把廚房的窗戶打開,促進空氣流通。

  • 慳錢:蔬果壞了不捨得丟

有些人為了節省食物,選擇將水果蔬菜腐爛發霉的部分切掉繼續吃,但裡面其實已經產生大量的「致癌因子」。花生、粟米等澱粉類食物腐敗變質後,可能會滋生黃麴毒素,長期食用或增加肝癌罹患風險;而蘋果、香蕉等水果腐爛會產生多種黴菌毒素,短期內就可能出現噁心、腸胃不適、嘔吐等症狀。同時需注意,竹木筷長時間使用後往往會出現開裂的情況,容易隱藏食物殘渣並導致發霉,亦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

【建議】花生、豆類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應乾燥密封儲存,若發生霉變,建議丟棄。盡量選擇新鮮水果,優先購買並即時食用,避免食用腐爛水果。木筷子的使用壽命通常為半年,應定期更換,避免使用發霉的物品。

撰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李慧姸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