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經常恰眼瞓?|血氧下降 身體亮紅燈 日常管理勿鬆懈!

平日裡總感無精打采、哈欠不斷?處理公務或研習時難以專注,記憶力逐漸衰退?經歷胸悶、呼吸不順及失眠困擾?同時發覺自己情緒起伏大、頻繁過敏、伴有面色蒼白、頭暈心慌等症狀。除卻勞碌與壓力,背後還有「慢性缺氧」这个隱形警號。與急性缺氧不同,慢性缺氧悄無聲息地侵蝕身心健康。本文要掀開慢性缺氧的層層面紗,一探其成因。

什麼是慢性缺氧

慢性缺氧是指低血氧的症狀表現,通常是由於肺部結構逐漸受損或其他原因導致氧氣不能有效地被輸送到人體各系統。其中,大腦對缺氧的反應極為敏感,長期的慢性缺氧可能導致腦細胞受損,進而影響其他器官出現一系列病變。此外,長期處於低氧環境也可能促使腫瘤細胞的生長。雖然慢性缺氧可能不會立即表現為嚴重的症狀,但對這種狀態的重視至關重要,適當的預防措施和早期干預可以幫助降低出現慢性缺氧的風險。

相比之下,我們對急性缺氧可能更為熟悉。急性缺氧在短短 10 秒內就可以令人失去意識,甚至只需要 3 分鐘就可能導致腦死亡,其嚴重性不可忽視。雖然慢性缺氧短期內所造成的影響不像急性缺氧那麼劇烈,但長期來看,亦會對許多疾病的發生產生影響。如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缺氧狀態,容易引發全身慢性疾病,包括大腦、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等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因而不能輕忽慢性缺氧的問題。

引發慢性缺氧的潛在因子

  • 環境欠佳

許多上班族每日在封閉的辦公室裡工作 8至10 小時,若屋内人多且空氣流通不良,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長期下來可能引致身體出現慢性缺氧。

  • 長期熬夜

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身體的氧氣消耗,也是大腦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缺乏充足的休息容易慢性缺氧。

  • 壓力過大

現代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壓力積累亦可能引起慢性缺氧。研究顯示,高壓工作人群的耗氧量會比一般人高出兩至三倍。

  • 血液循環不良

健康的血氧值應大於或等於95% 。缺乏運動、長時間站立或久坐等因素可能會令血液循環受阻,影響氧氣正常運輸,從而令血氧值低於正常水平范圍。

  • 患有其他身體疾病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疾病、血管問題等疾病本身就可能影響身體對氧氣的吸收和運輸能力,所以有這類身體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別留意慢性缺氧的風險。

慢性缺氧的常見症狀

實際上現時的家用血氧儀較難準確測出血氧讀數,因此還需我們密切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態,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需提高警惕:睡眠充足卻哈欠連天,頭暈眼花,身體痠痛,高血壓,記憶力下降,出現水腫或過敏等情況。

如何降低出現慢性缺氧風險

  • 適量運動

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開始時應選擇輕微的活動,例如散步或快走,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對於已經有慢性缺氧症狀的患者,應避免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運動。

  • 均衡飲食

有助於增強體內的抗氧化能力。在日常飲食中注意攝入富含鐵、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雞蛋和深色蔬菜等,有助於血紅蛋白生成,進而提高氧氣攜帶能力。

  • 常備家用血氧儀

可以考慮備有家用血氧儀,如指夾式血氧機,可快速方便地檢測血氧飽和度。然而需要認識到,家用血氧儀不能替代醫生和專業醫療設備,一旦出現任何不適或異常症狀,仍需保持警惕,及時就醫檢查。

  • 運用深層呼吸原理

日常生活中嘗試堅持用鼻子進行深層呼吸練習,有助於過濾病菌,增加氧氣攝取,平衡呼吸,並帶來舒適的呼吸體驗。可以每天在一日三餐,夜眠晨起時通過進行幾次深層呼吸練習來受益。

每個人都努力追求更健康與美好的生活,而身體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基石,氧氣則是生命的「燃料」,它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動力。因此,當發現身體有異時應及時就醫,以確保自身的健康狀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為實現更好的未來而繼續加油。

撰稿: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急症科專科醫生 周卓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