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喝酒身體好:甘酒
第一次喝甘酒,是在京都的嵐山,當時的感覺是:「好暖,但好怪。」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夜,好像是寺廟有亮燈的活動,跟朋友專程去看。風很大,人好冷,寺廟設了檔位,給訪客派熱甘酒。甘酒的暖意由喉嚨滑至肚子流遍全身,冷得不停打顫的下鄂總算冷靜下來。 後來才知道,那種甘酒是用酒粕煮成的,酒粕是釀清酒時留下來的渣,這種甘酒有種淡淡的酒香,其實味道也不錯,只是那混滿粉狀微粒的口感,著實不是我所好。
另一種甘酒,是以米麴及米造成的,不含酒精,有種溫婉的甜,口感像是稀粥,冬季時與豆漿或牛奶一起煮熱,是很好的餐後甜點。 米麴甘酒在日本被籲為「喝的點滴」,點滴是「吊鹽水」的意思,可想而知,米麴甘酒營養豐富。
在米麴發酵的過程之中,會產生酵素及寡糖等,另外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B2、葉酸等等,對於調整腸胃、消除疲勞及美容都很有幫助。 甘酒營養高,又有溫和的天然甜味,因此不少日本媽媽會用來取代砂糖,給孩子製作小吃。
一百克的低筋麵粉,一百克的甘酒,4克不含鋁的Baking Powder,跟著自己的喜好,加入蘋果粒或蕃薯等,混在一起,放進小杯裡,隔水蒸十多分鐘,就能成為嬰兒也能吃的小蛋糕。小小的一顆,很適合剛學習用手拿食物,自己進食的小寶寶。我有時也會用來給一歲的兒子做Pancake,材料是麵粉、甘酒、蛋、油及Baking Powder,可惜是憑直覺做的,沒有食譜可以在這裡分享。
米麴甘酒的做法其實很簡單的。把一杯米,用電飯煲煮成粥,放涼至55至60度左右,加入200克的米麴,在內鍋上蓋上一條濕毛巾,以電飯煲的保溫模式保溫,記緊不要合上煲蓋,避免溫度過高。約八小時以後,米麴甘酒便完成了。時間長,但一點都不費工夫,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看。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