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 老鼠斑嘴內的蝦 | 好味大過天

  觀塘「鴻圖樓」一樓及二樓是酒樓,樓下是茶餐廳,但四樓的布局迥異,似私人會所。還記得第一次上這個秘竇,才發覺內裏裝潢與整幢「鴻圖樓」紅橙色中國風外觀截然不同,是優雅的高級會所格局,私隱度亦高,更重要是食物的水準相當不俗。

  是夜與老友在此飯敘,前菜三小碟:蜜汁叉燒、話梅涼瓜、法國煙燻鱔;主菜是豉油皇南澳龍蝦腸粉底、12頭南非乾鮑扣遼參、古法拆蟹肉皇燴翅、清蒸老鼠斑、炭燒燒鵝、香芋雞粒燴飯;甜品是天鵝芋茸酥、杏仁蛋白露湯圓、時令生果。

  當那條幾近兩斤重的大老鼠斑捧來時,赫見魚嘴內含着一隻蝦(見圖),好生奇怪,有說是順德人蒸魚慣常的做法,但原因卻不大了了。自問從小喜歡食魚,尤其是蒸魚,也往順德、佛山、番禺、三水珠三角很多地方覓食,若然這是「慣常做法」,而我卻未嘗見過,是否應愧於見識太少或者只能歎總欠機緣?

  在內地見過不少蒸淡水河鮮時,也有放些蜆貝和蝦仔同蒸,廚子說「會令到條魚甜啲」,但只用一隻蝦塞在嘴裏,未見過。於是用ChatGPT查一下,「最實用的原因是判斷生熟程度。蒸魚最講究火候,要蒸到剛熟嫩滑才好吃。大魚的魚頭肉質最厚,尤其是魚嘴部分,是最難熟透的地方。有經驗的師傅會將一隻生蝦放在魚嘴這個「最難熟」的位置,當蝦變紅熟透時,就代表魚頭最深處的溫度也足夠了,整條魚自然也達到了最佳的生熟狀態。這是一個非常直觀又聰明的『生熟指示器』。」

  ChatGPT講得似層層,但最關鍵始終是條魚靚,廚師睇到隻蝦的熟度而拿捏火候準繩,成事始終在人。

梁家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