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洛 - 《創戰紀:戰神降臨》可能前瞻15年後的世界 | 嘉洛的光影世界

錢鍾書於《圍城》筆下最深層的剖析,是「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同樣論點放在迪士尼新作《創戰紀:戰神降臨》亦合用。今天我們做投資的要把真實世界資產(RWA)帶到虛擬世界去發展,難保日後電腦程式亦可如該片一樣,透過全球首富馬斯克的Grok AI和Tesla Optimus人形機械人結合後來到現實,電影背後也許探討了現代人工智慧的本質發展趨勢。
迪士尼構建的《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宇宙始於1982年,拍過《動物奧運會》的編導史蒂芬李斯柏格(Steven Lisberger)突發奇想,將人類陰謀、爭鬥、歷險放入晶片與電腦世界中,其突破點在於製作技術方面:如綠背幕、手繪背景、CGI與真人鏡頭混合,這些劃時代水平影響了後來荷里活特技發展,但影片上映後評價平平,觀眾理解不了當中的世界觀,直至微軟、互聯網、谷歌等出現,大家才明白網絡世界(Grid)為何物,這已是15年後即上世紀90年代的事,大家才開始學懂欣賞《電子世界爭霸戰》的前衛價值。
2010年的《創戰紀》公映時,已是《電子世界爭霸戰》上映後近30年,世界經過科網股泡沫爆破、荷里活CGI炫目特技多年洗禮的沉澱,大家較首作更易接受《創戰紀》,但結局時創始人之子森帶着程式Quorra來到現實世界一幕,仍然令大家覺得格格不入。直至再15年後的今天《創戰紀:戰神降臨》出現,原是反派編程而成的MCP程式戰神阿瑞斯,被帶入現實世界後要奪取名為「永恆密碼」的重要代碼,因這代碼能夠連接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但在執行任務過程中,他亦開始探索着人類千百年來思考的存在意義,即死亡陰影下「我們不是任務代碼,而該是有超越指令的自我選擇」。
《創戰紀:戰神降臨》跟《電子世界爭霸戰》、《創戰紀》一樣,繼續領先這時代15年,電影或會如陳年好酒一樣,越陳越香。作為一部不是直接續篇,影片回溯前兩集的連結,如將首集中的Dillinger家族帶回來,其第3代反派最後選擇逃入電子世界去,至於同樣留在現實世界的戰神亦在追查Quorra下落,齊齊為下集續篇埋下伏筆,希望下集不用再等15年之久。
嘉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