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 文字運用 | 好好過日子

  這天網上有人把現在的一些報紙標題拿出來示眾,有的文理不通,有的令人看了疑惑,比如有一條標題是這樣的:「兒子生性病母感安慰」,乍看令人十分詫異:兒子得了性病母親還會高興?那真是奇聞了。然後看了內文,才知道標題少了個斷句的空格或標點符號。應該是「兒子生性,病母感安慰。」一個生病的母親因為兒子生性懂事而感到安慰。

  姑不論這則新聞需不需要起這麼一個標題,但起這個標題的編輯對於文字的了解和敏感度則都領單另有一功。

  以前有個關於江南才子唐伯虎的傳說,說過年的時候他跟好朋友祝枝山經過一家大戶人家,祝枝山問唐伯虎敢不敢寫一條看起來不吉利的揮春,貼到人家大門上去。唐伯虎馬上寫了一條:「今年正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寫完往大門上一貼。那家人當然大怒,揭下揮春去找唐伯虎問罪。唐伯虎說我寫了吉利話送你,何罪之有?說完在揮春上點了兩點,揮春頓成三句:「今年正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意思好極了。

  這自然是民間傳說,但也說明了中文運用的技巧,用好了,賞心悅目;用不好,弄巧反拙。許多時候,其實也就是用不用心的差別。

  現在許多做傳媒靠文字謀生的人也真是得過且過,若有人發明了一名詞,不問究竟拿來就用,比如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叫「頂流」,便人用我用大家用,也不問青紅皂白,不管是人是物,想要讚美,就叫「頂流」,結果只顯得沒有見識,貽笑大方。不知有沒有人換一個思路去想,現在的一些所謂「頂流」,若用廣東話來拆解,變成「頂你呀,流嘢!」那倒也有意思。

李純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