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謙 - 時裝秀背後的價值觀 | 花樣男教授

  上周末我參與了由善導會與深水埗區議會合辦的「尋.深市集-香港衣櫥」活動,當中包括古着買賣市集及時裝展演。雖然我曾參觀過眾多時裝秀,見證過無數模特兒在伸展台上展示服飾,但此次展演卻別具一格——模特兒行走的伸展台,竟是架設在西九龍走廊的行車天橋之上。相較於一般在高級酒店宴會廳舉行的時裝秀,這場在深水埗基層社區舉辦的展演,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氛圍與意義。

  常有朋友詢問我如何欣賞時裝秀。服裝設計固然是重要元素,但我認為審美標準不應單一,美學與文化密不可分。例如觀賞北京時裝周時,我關注的是設計師如何將中國特色元素融入作品,或以創意手法重新詮釋傳統文化,而非一味與巴黎時裝周的流行趨勢相比較。同樣地,在深水埗觀賞這場時裝展演,不應以商業價值來評判其優劣。「尋.深市集」的時裝秀由本地青少年以有限資源籌備,透過服裝設計展現創意,我特別欣賞他們突破性別框架、重新定義裙裝與褲裝、以及顛覆街頭時尚概念的嘗試。

  更值得探討的是時裝秀背後的理念。我在教學中常以Vivienne Westwood的時裝秀為例,說明如何透過服裝表達環保理念與對抗氣候變遷的立場。而善導會主辦的「尋.深市集」,則讓我看到推動社會共融的核心價值。

馮應謙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