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智駕」迷思(四) | 北漂見聞

「智能駕駛」並非新概念,但直到電動車出現與成熟,才真正讓智駕有大展拳腳的空間。隨着配有智駕系統的電動車越來越普及,一些其獨有的創新,亦在影響整個汽車行業的功能設計趨勢。
不過,近年來內地電動車廠商推出的某些創新功能設計,看似非常「型」,科技感十足,實屬為創新而創新,或其可靠性未充分驗證即投入使用,給用戶帶來較大安全風險。
首先是「隱藏式門把手」。如今越來越多的電動車,為追求「流線型車身」,將車門外原本一拉即開的機械把手,改成隱藏電子把手:車門鎖上時把手會向內縮與車門融為一體,停車解鎖時把手先會彈出供從門外拉開。
這種設計實踐中有兩大致命問題:一是許多寒冷地區(如東北)冬天將車停在戶外車身會結冰,導致車門把手無法彈出,難以從車外進入車內;二是車輛遇到緊急事故(如跌落水中),一旦車輛斷電或智駕系統「死機」,將無法從車內開門逃生。
另外是「電子後視鏡」,隨着電動車越來越「智能化」,原本的左右甚至前方後視鏡,都逐漸被電子化:原本的玻璃鏡變成若干攝像頭,駕駛者只能從車上的大螢幕來觀察左右及後側的路況。
如此設計,一方面,攝像頭及螢幕能否保證100%無故障?及萬一出現問題如何彌補?另外,原本直觀的鏡子被改為電子成像系統,如何確保看到的與真實路況無滯後?畢竟,車輛行駛中駕駛者時刻都離不開三面鏡子,車速較快的電光火石間,更容不得半點差池。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
周驄離世終年92歲 傳不敵肺炎病逝
5小時前
前TVB星二代自認敗家仔貼錢打工:深入民心 曾收藏一打座駕 獲Do姐「救」一命?
2025-07-03 11:00 HKT
證券公司女老闆挪用客戶5800萬元代子還債 判160小時社服令 官指首見被告全數清還鉅額贓款
2025-07-03 16:17 HKT
二人白表申請居屋 揀樓大日子因一事慘遭取消資格 準業主灰爆 網民以最傳統4字真言安慰|Juicy叮
2025-07-03 15:46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