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新光戲院」的另一面 | 猛料阿Sir講古

  坐落於北角英皇道,1972年開幕的新光戲院大劇場於2025年3月3日結業,很多人感到惋惜,於1月20日舉辦開放日,讓大家重溫其風采,完成其文化藝術表演場地歷史任務,正式結束其舞台生涯,為紀念這歷史時刻,粵劇名伶蓋鳴暉的「鳴芝聲劇團」特別做了多場特別演出,她於1990年以該劇團文武生初踏舞台演《牡丹亭驚夢》就在新光戲院,這次演出使她十分難忘,因為一代名伶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也是座上客。

  一票難求,我和家人於年初九(2月6日)晚看了一場非常精彩文武戲兼備及詼諧並重新篇粵劇「無情寶劍有情天」,全場爆滿,不同年紀的戲迷都來捧場,不時掌聲雷動,散場時蓋鳴暉和一眾戲子與觀眾揮手道別,戲迷紛紛舉高手機拍下這「落幕」歷史一刻,依依不捨地離開戲院,有人更高呼「後會有期」,場面非常感動。

  我因曾住該區及駐守該警區(北角及銅鑼灣警署)多年,曾擔任不同崗位,由小隊指揮官到警民關係主任等,曾多次例行巡查該戲院牌照及處理戲院內的輕微罪案。除此之外,該戲院當年亦是一重要社交場地,包括學校畢業典禮和社區活動等,曾擔任主禮嘉賓和主持開幕典禮等活動。

  回歸前幾年,中英關係非常惡劣,被當時港澳辦主任魯平(1927-2015年)指為「千古罪人」的彭定康擔任港督,警察在工作時與國內機構接觸亦有左右做人難之感!因我熟悉該區和對國內情況略有研究,被挑選擔任該區的警民關係主任,該區主要是國內機構活動地方,很多國內來的官員居於長康街一帶,而該戲院更被港英政府「敏感部門」,例如「政治部Special Branch」,同事暗稱「邵氏」,因簡寫SB與邵氏電影Shaw Brothers相同,視為要監視的「親中」地方,我和同事出席社區活動時,也見該部門的人以不同身份在附近或穿插其中,我們與親中團體及國內官員接觸都要詳細記錄在記事冊Police Notebook和適時上報。

  回歸後,亦見當年經歷這段「中英關係惡劣」的國內官員和該區親中人士分別在內地和本地擔任要職。我亦獲晉升為香港特區首批10名警司之一,警司晉升課程亦自此加入探訪及認識內地之旅。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