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光 - 告別紙上談「氫」 | 能源Don家

近月我出席了不同的研討會及活動,無獨有偶都是以「氫能」為主題,例如機電工程署上月舉辦給公眾及學生的「氫能零碳STEAM嘉年華」、匯聚海內外專家的「國際氫能發展論壇」、香港工程師學會「國際青年工程師交流論壇」等。「氫能」備受矚目,因此我也把握機會去分享我對氫能發展的看法。
近幾年香港政府開始探討氫能發展,時至今日,業界以至市民大眾,都開始對氫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其實煤氣公司自1862年在香港成立以來,百多年來供應給各位使用的煤氣內有一半是氫氣,即是話香港市民每天煮食、用熱水爐、到食肆用膳、把衣服送到洗衣乾衣店等等,用的已經是氫能!所以香港在發展氫能方面得天獨厚,有很好的基礎。我很高興看到近年各持份者沒有停留在紙上談「氫」的階段,根據政府資料,已批核了18個氫能源試驗項目,當中煤氣公司已完成了大埔煤氣廠房內的氫氣抽取設施及在西貢康樂場所的氫能充電站,這兩個示範項目在過往一年內已有超過50個團體,超過1000人參觀過。
其實氫能真是有不少應用場景,除公共交通工具外,煤氣公司已研發了一套能代替柴油發電機的氫燃料電池發電機組,為地盤提供電力,大大減低了碳排放,實現綠色工地。同樣地,這個系統也可以為電動車充電樁提供電力,配合電動車日益增加的趨勢。
近日亦有些專家朋友問我有關煤氣產氫的技術問題,他們理解煤氣的氫是以天然氣為原材料,屬於低碳氫,比起其他以煤炭及重油生產的灰氫乾淨得多,問我有沒有下一步計劃,我笑說他們真是未卜先知。其實現時全球超過95%的氫能使用也是以灰氫為主,隨着綠氫的生產和儲運問題逐步解決,大規模使用綠氫指日可待。可能我比較低調,其實煤氣公司上年已與一家國際環保公司於將軍澳堆填區建造廠房,利用生物沼氣生產綠氫,預計於今年底完工並進行調試。
事實上,香港的氫能生態圈已逐漸成型,尤其是煤氣公司已有生產氫氣、管道供應及安全營運經驗,因此吸引很多想出海的內地氫能企業到香港發展商機,在2023至2024短短兩年間,已有多家氫能企業先後選擇來港上市。越來越多本地、中國內地及海外的氫經濟上下游潛在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積極引入不同技術至香港,與不同企業洽談磋商,交流意見。
現時香港的氫能應用主要以示範項目為主,我期待官產學研可以加強攜手合作,加大力度推廣這項新能源。煤氣公司作為扎根香港百年企業,亦是本地最主要的氫能供應商,我們更加責無旁貸,要肩負配合政府推動香港氫能發展的重任,我相信各持份者同心合力,自然能水到渠成,萬事皆「氫」。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香港業務營運總裁
鄭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