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us - 陀飛輪(二) | 錶奇立異

上星期提到陀飛輪的歷史及由來,原來陀飛輪是在陀錶時代誕生的,是一個超過兩世紀的技術。寶璣先生當年偉大的專利發明,到今天已經歷長年累月的變化及進步,並且出現在很多不同牌子的手錶上。
陀飛輪的主要的功用在於提升鐘錶的準確性,較多出現在高級機械錶中。雖然現代技術已經能夠製作出極為精準的機芯,但陀飛輪依然被視為鐘錶工藝的巔峰。如今,許多高端品牌,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等,仍然在其頂級系列中運用陀飛輪,將它視為技術與美學的結合。
市面上手錶的功能甚多,例如計時、日期,或鬧鐘等,陀飛輪在相比之下卻算不上是甚麼特別功能。但論到售價,陀飛輪錶往往高出一籌,反映陀飛輪的造工及設計成本上絕不簡單。名牌的陀飛輪手錶大部分50萬起跳,而且多數會用貴金屬或鑽石襯托,凸顯手錶的名貴,售價可以過百萬!例如,較入門的有萬寶龍的陀飛輪,大概40多萬,而陀飛輪的始祖寶璣(Breguet)的售價大概150萬。遠超手錶大部分其他功能的售價。
是的,我也知道很誇張,陀飛輪的售價竟然比複雜功能貴那麼多。但此證實了一件事,手錶工藝及歷史總比實際功能有價值。如果手錶功能比工藝重要,Apple Watch的售價應該遠超名牌腕錶了吧。
陀飛輪原是為陀錶設計的,放在腕錶上雖然概念一樣,但實際功能就大不如前。為甚麼呢?我下回再跟大家拆解。
Titus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