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境外消費 | 無名指

  和朋友說起我下周出差,「日本?正喎!」他高呼。「去工作,不是去玩!」我強調。他堅持說:「都好吖!」至於為甚麼去日本就是好,他卻說不出所以然。

  人家不需搞盛事,我們就是願意去。有人認為日圓貶值是誘因,但我訂酒店時發現,常住那家比「7算」時竟貴了一倍。說起「7算」,恍如隔世,但那時日圓再貴,也無阻旅客的熱情。無論食買玩,港人總能在日本找到新鮮感,這些層出不窮的另類體驗,比香港那些短期展出的公共藝術更值得打卡。

  如果日本是港人最愛,那深圳就是新歡了。說起來上世紀末我們和深圳也「逢場作戲」過,那時的北上消費,幾乎只集中在口岸旁邊的羅湖商業城,而且只有訂造窗簾、推拿按摩、買「A貨」等幾種消費模式。

  四分一世紀過去,深圳七十二變,也不用搞盛事,港人還是樂意去花錢。「便宜啊!」我幾個每周北上的朋友口徑一致,再問清楚,他們去深圳都是中高端消費,吃頓飯人均過千,所謂「便宜」,更準確的說是「超值」,100元能買250元的東西。「寧願香港食平啲,留番啲錢上去食好嘢!」這就是現在北上消費的心態。

  過年大掃除時,我發現家中雜物沒幾件是在本地買的,多數衣物都是旅行時或在海外網站買回來。留港消費的項目,只有日常消耗品,如牙膏和食物。

  當港人為境外消費儲錢,在國際網站購物,香港還剩下甚麼?聽說山姆超市剛開通了香港直郵服務,本地商戶要當心了。

資深唱片人兼樂迷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