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坤 - 皆得所願|氣定乾坤

  新年新正頭,派利是、𢭃利是本該開心喜慶,但生活裏總難免有些「幸福的煩惱」,恐怕清官也難斷。


  事緣近日有位女士在網上「呻委屈」,稱自己為了環保,每年都會收集嶄新的利是封循環再用,卻被婆婆責怪「太寒酸」、「少少錢都要慳」,女士為此很鬱悶:「難道想環保都有錯?!」


  一則婆媳之辯,引發一眾有共鳴者加入戰團:「正方」表示重用很正常、的確更環保、「靚利是封隨時貴過利是」;「反方」則認為此做法不吉利,既寒酸又交叉傳播細菌……


  這種傳統與新潮的碰撞、長輩與後生的差異存在已久,平心而論,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逢年過節講究好意頭本就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有調查指港人每年平均使用3.2億個利是封,相當於砍伐約1.63萬棵樹,數目之驚人又實在不能漠然置之!


  新年要過好,環保亦重要。仔細想想,兩者並不衝突啊!就以利是封為例,坊間已有用種子紙(seed paper)製成的利是封,回收之後可澆水栽種、會發芽生長,既體面又環保。順此思路擴展下去,其實傳統禮儀越多,等於為同類產品帶來的發展空間也就越大。只要懂得發揮創意、善用科技,總能在延續傳統與保護環境之間找到平衡點,自然皆得所願、皆大歡喜。


  其實,留住年味、延續傳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走筆至此,想起一對牽手走過近半個世紀的老夫妻,他們從家裏有第一台相機開始,每年都會頗有儀式感地拍一組家庭照。從芳華歲月的小倆口,到如今兒孫滿堂的全家福,既是對年的傳承,也是對家風的重視;每幀珍而重之的照片,講述着時光流淌、時代變遷,也記錄了平凡生活裏的相濡以沫。沒有鋪張的排場,不必攀比利是大小,卻同樣「有滋有味有情」。


  在不斷發展進步的社會,節慶禮儀的方式或許會根據時代和環境的變化而有所調整,但始終不變的,是人際間對真摯情感的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在喜慶之餘兼顧環保,其實也是為地球、為下一代積福……


  元宵佳節到,祝大家生活甜、美福氣綿綿;所見即所念、所得皆所願!
楊松坤

更多文章